旁邊的秉筆太監盧九德懷抱拂塵,低聲道:“皇上,老奴鬥膽提醒一句,這史可法當初可是反對你登基監國的……”
朱由菘心情大好,並不為盧九德所動,揮手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史愛卿當初也是為了大明著想。他這次率部重創清軍,於國有功,於朕有功啊!”
盧九德這才躬身領命:“老奴遵旨,這就派人去召見諸位閣老。”
一個時辰之後,弘光朝除了史可法之外的其他四位內閣大臣相繼來到紫禁城,由東華門入宮,來到武英殿拜見皇帝。
首輔大臣馬士英今年五十四歲,生的身材修長,麵容清臒,平日裏一臉嚴肅,不苟言笑。
崇禎皇帝在位時馬士英官拜鳳陽總督,後來因為聯合江北四鎮擁立福王朱由菘有功,獲得重用,先後官拜右副都禦使、武英殿大學士,並最終取代史可法的兵部尚書之位,成為弘光朝的內閣首輔大臣。
“臣等拜見陛下,不知連夜喚臣等入宮有何吩咐?”其餘三位內閣大臣在馬士英的帶領下一起作揖施禮。
“大喜啊!”
朱由菘坐在龍椅上笑逐顏開,將奏折遞給馬士英,“史卿率部在揚州重創建奴,斃敵九千,俘虜三千,擊斃滿清貝勒尼堪,取得了大明朝近二十年來的第一大捷!實在是可喜可賀,普天同慶!”
清軍甫一撤退,史可法就派使者八百裏加急趕往南京報信,因此朱由菘是第一個得知揚州大捷消息的人,包括馬士英在內的其他內閣大臣此時尚不知情。
自明清開戰以來,大明軍隊一直屢戰屢敗,鮮有勝績。
直到天啟六年,明朝軍隊才在袁崇煥的指揮下於遼東寧遠大敗努爾哈赤,殺傷後金軍隊一萬七千餘人,此戰也是明清戰爭史上的明軍第一大捷。
自寧遠大捷之後,明軍遇上清軍幾乎再也沒有打過像樣的勝仗,就連袁崇煥遇上清軍也是束手無策,隻能閉門死守,高掛免戰牌。
而此番史可法在揚州城消滅一萬三千清軍,擊斃貝勒一名,堪稱是大明朝有史以來對清軍的第二大勝仗,足以彪炳史冊。
揚州大捷讓在場眾人感到不可思議,在得知多鐸率領十餘萬清軍直取揚州後,沒有人認為史可法能夠守住,南京城人心惶惶,甚至就連朱由菘都做好了跑路的準備。
接到史可法的求救信後並不是朱由菘見死不救,實在是手裏沒有可以調動的兵馬了。
江北四鎮劉澤清直接率部降清,高傑死了之後部下也陸續降清,駐守鳳陽的劉良佐按兵不動,作壁上觀,黃得功率部前往銅陵阻擋左良玉的叛軍,南京朝廷空虛,無兵可調。
整個南京城內外的兵馬加起來不足兩萬人,朱由菘無米下炊,更何況他膽小如鼠,恨不得把所有南明朝廷的軍隊調來保衛南京,自然不會再分兵救援揚州。
麵對多鐸所向披靡的十幾萬大軍,史可法率領區區七八千人守禦揚州,簡直就是以卵擊石;沒有人認為揚州城能夠守住,南京朝廷一片悲歌,許多大臣都在悄悄謀劃後路。
可奇跡就這樣發生了,史可法不僅守住了揚州城,還率部重創滿清第一悍將多鐸,殺的清軍橫屍過萬,倉惶退回淮安,這實在讓人難以相信!
“這、這……史可法不會是謊報軍情吧?”
朱由菘話音剛落,滿臉錯愕的左都禦史、東閣大學士劉宗周就歪著嘴巴嘀咕,“那多鐸號稱滿清第一悍將,打的闖賊狼狽鼠竄,史可法憑區區幾千人就能打敗他?”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43074/26483027.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