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良接過話茬:“可不,而且這卡車不用休息,可以日夜兼程,都督說快則三五天,慢則六七天,定能歸來。”
“都督臨走之前把鐵甲車留下壓陣,所以盡管我軍距離清軍大營隻有五十裏,多鐸也沒敢主動來進攻。”徐公績想起林羽的照顧,心中頗為感激。
黃得功豎起大拇指:“嗯……林都督想的倒是周詳,此人人品不錯,本侯非常欣賞!”
魏廣棟、徐公績帶著黃得功及手下的將領來到大營北門參觀鐵甲車,當親眼目睹了這輛鋼筋鐵骨的戰車之後,黃得功震撼不已。
自己要是能弄來這麼一輛鐵甲車,何愁不能在這亂世之中分一席之地,裂土為王?
“怪不得林都督能在揚州重創建奴,這鐵甲車簡直是銅筋鐵骨,硬過磐石,有他助戰,何懼韃子?”
黃得功命人召見操江軍將領方國安、鄭鴻逵,倆人是欺軟怕硬的主,對於手握十萬精兵,縱橫長江的黃得功不敢怠慢,急忙前來拜見。
黃得功道:“林都督不在,本侯暫代主帥之職。我已修書給劉良佐,邀他出兵共解鳳陽之圍。
如今雨過天晴,清軍必然猛攻鳳陽,我大軍不宜再遠遠觀望。本侯率部擔任前鋒,你們操江軍與應天衛擔任兩翼,向前直逼清軍大營,緩解城內守軍壓力。”
既然黃得功願意打前鋒,方國安與鄭鴻逵自然不敢再推辭,齊聲領命:“願從侯爺差遣!”
黃得功讓李衛開著鐵甲車在前壓陣,親自統帥主力大軍在前:八千騎兵,五千炮兵,一百多台火炮,一萬火槍兵,一萬弓箭手,三萬步卒,依次列開陣勢,逶迤前進。
魏廣棟、徐公績率一萬三千應天衛在左;方國安、鄭鴻逵率三萬操江軍在右,與黃得功前後呼應,以“品”字陣型直逼清軍大營。
多鐸沒想到黃得功竟然這麼快就擊敗了左夢庚號稱“八十萬”的大軍,不由得連罵“蠢材”。一邊上書建議多爾袞從滿族裏挑選大將趕往安慶接收左夢庚的兵權,一邊命吳三桂、圖賴領率十五萬人馬向南迎戰。
忌憚於鐵甲車的巨大威力,再加上黃得功部下驍勇精銳,吳三桂、圖賴領也不敢輕易開戰,隻是紮下營寨與明軍南北對峙。
攻城的清軍減少了將近一半,鳳陽城守軍的壓力驟減,在何能武、顧今朝的指揮下,以馬克沁重機槍為核心,頑強阻擋著清軍的進攻。
有了劉澤清的前車之鑒,劉良佐生怕自己投降後也會步其後塵,被滿清朝廷解除兵權。所以一退再退,先從鳳陽逃到壽州,然後又撤到合肥,一直作壁上觀。
得知阿巴泰率領八萬清軍經霍丘直撲滁州,意欲抄截南京援軍的後路,劉良佐被嚇得如坐針氈,寢食難安。
就在劉良佐舉棋不定之時,黃得功擊敗左夢庚,率部自蕪湖急行軍馳援鳳陽,並修書約劉良佐同解鳳陽之圍。
“他娘的,跟著黃闖子殺韃子!”
有了黃得功助戰,劉良佐終於下定決心反擊清軍,並率部在雞鳴山伏擊阿巴泰率領的清軍,趁其不備小勝一場,以一千多傷亡的代價擊斃了三千多清軍。
阿巴泰沒想到劉良佐竟然主動出擊,作為軍閥不是理應保存實力麼,為何這次竟然豁出全力來給南京朝廷賣命?
無奈之下,阿巴泰隻好率部撤退到正陽鎮,一邊監視劉良佐的動向,一邊派遣探馬飛報多鐸。
劉良佐小勝一場,軍心大增,遂率部離開雞鳴山進入鳳陽府直達北爐鎮紮下大營,與黃得功率領的十萬援軍相隔三十裏互為犄角,遙相呼應。
九十四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43074/27220350.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