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設機構,它負責對被提起上訴的專家組報告中的法律問題和專家組進行的法律解釋進行審查,可以維持、變更或撤銷專家組的法律裁決和結論。因此,AB項說法正確。
上訴審是法律審,限於專家組報告所涉及的法律問題和專家組所作的法律解釋,不涉及事實問題。因此,C項說法錯誤。
上訴機構可以推翻、修改或撤銷專家組的調查結果和結論,但是無權將案件發回重審。上訴機構的報告將提交到爭端解決機構表決通過。因此,D項說法錯誤。
87.中國甲公司與德國乙公司簽訂服裝買賣合同,約定單價每件30美元/FOB青島。乙公司為該貨物的運輸向保險公司投保了平安險。對於航行途中發生的下列哪些損失,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A.在運輸途中貨輪與另一艘船舶相撞造成貨損
B.由於運輸延遲造成的貨物損失
C.在運輸途中遭遇颶風造成貨物全部損失
D.在裝卸時由於一件或整件貨物落海造成的部分損失
答案:ACD
解析:平安險的責任範圍主要包括:
(1)在運輸過程中,由於自然災害和運輸工具發生意外事故造成整批貨物的實物的實際全損或推定全損;
(2)由於運輸工具發生意外事故而造成的貨物全部損失或部分損失;
(3)隻要運輸工具曾經發生擱淺、觸礁、沉沒、焚毀等意外事故,不論這意個事故發生之前或者以後曾在海上遭惡劣氣候、雷電、海嘯等自然災害所造成的被保險貨物的部分損失;
(4)在裝卸轉船過程中,被保險貨物一件或數件落海所造成的全部損失或部分損失;
(5)運輸工具遭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在避難港卸貨所引起被保險貨物的全部損失或部分損失;
(6)運輸工具遭受自然或災害或意外事故,需要在中途的港口或者在避難港口停靠,因而引起的卸貨、裝貨、存倉以及運送貨物所產生的特別費用;
(7)發生共同海損所引起的犧牲、公攤費和救助費用;
(8)發生了保險責任範圍內的危險,被保險人對貨物采取搶求、防止或少損失的各種措施,因而產生合理費用。但是保險公司承擔費用的限額不能超過這批被救貨物的保險金額。施救費用可以在賠款金額以外的一個保險金額限度內承擔。
綜上,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CD.
(2007年)
77.國際人道法中的區分對象原則(區分軍事與非軍事目標,區分戰鬥員與平民)是一項已經確立的國際習慣法原則,也體現在《1977年日內瓦四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中。甲乙丙三國中,甲國是該議定書的締約國,乙國不是,丙國曾是該議定書的締約國,後退出該議定書。根據國際法的有關原理和規則,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A.該原則對甲國具有法律拘束力,但對乙國沒有法律拘束力
B.丙國退出該議定書後,該議定書對丙國不再具有法律拘束力
C.丙國退出該議定書後,該原則對丙國不再具有法律拘束力
D.該原則對於甲乙丙三國都具有法律拘束力
答案:AC
解析:國際人道法中的區分對象原則是已經確立的國際習慣法原則,所以甲乙丙三國都受該原則的拘束。條約對締結國有拘束力,丙國在退出協定書之後,就不再受該協定書的拘束。但是依然受區分對象原則的約束。所以AC項的表述錯誤。
78.甲國人亨利持假護照入境乙國,並以政治避難為名進入丙國駐乙國的使館。甲乙丙三國都是《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的締約國,此外彼此間沒有相關的其他協議。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則,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