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本上,周大爺記錄了每一筆開支。
“你看,咱們一輛車子是860元,買了八輛。又拾掇了一下。總共花了8000來塊錢。你看,這是這幾的進賬。照這麼下去,六個車夫都能賺回自己的工資。”
“咱們既然有八輛車,就雇八個車夫好了。”
“不用吧,我和東子偶爾還能替補一下,多了的話,大家恐怕就吃不飽了。”
“您忘了我還有送輪椅的活兒了,這邊沒活兒就幫我送輪椅好了。”
“哦,對了,兩邊可以串通串通。好!再招兩個人。”
“您平時就別蹬車了。”
“咋了,大爺我還有的是力氣呢。”
“您把精力多放到管理上。一旦您在外麵的時候,車夫們出了車子您給人漏寫了,那多不合適。”
“哈哈,好。”
氣越來越冷了,攏火是個大問題。
其實李滿堂他們這個屋子朝陽。
暴曬一,到了晚上屋子裏也不算太冷。
最冷的時候,屋子裏的溫度也不會低於零上15度。
而在南方,屋子裏其實比這還冷。
雖然也是十來度,但是那種潮濕的冷。
所以,北方再冷也很少有凍瘡的。
南方卻比比皆是。
雖然三個壯夥能抗住不取暖的冬。
可屋子裏有熱乎氣才叫過日子嘛。
再,有了爐火取暖,順便熱水、熱飯。
液化氣兒也省了。
爐子好,集貿市場就有賣的。
安裝煙囪是個大問題。
安裝不好可是有生命危險的。
周大爺也不放心,特意來幫著安裝。
半頭晌就裝好了。
屋子燒起蜂窩煤,屋子裏頓時熱氣騰騰地。
……
“怎麼樣?周刊那邊的稿子好寫吧。”
“是啊,一個月輕輕鬆鬆就能寫兩萬字。”
“你應付那邊的任務,也別忘了咱這邊啊。大家都覺得你有當記者的賦,而且比較有正義感。”
“是啊,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春秋。”
其實李滿堂心裏還真是很單純。
他對所謂的新聞理想不感興趣。
再有十年,你們中百分之九十都要失業了。
肚子吃不飽,談啥理想啊。
“你學的還挺快的,大家都覺得你現在像個資深記者了。”
“那也是姐姐教的好。”
郝延臉紅了:“不要亂,別人還以為我是你師父……”
“應該也算……”
“同事,就是比你早入行的同事。”
“好吧。”
“主任考慮到你剛到周刊,需要熟悉熟悉,所以這兩個月就沒分配選題給你。”
“嗯,謝謝您和主任。”
“是不是很想寫點真正的新聞了?”
“是啊。”
郝延壓低聲音:“你們周刊那種文章,要麼泛泛而談,要麼替房產開發商鼓吹,根本就不叫新聞。”
“是啊,是啊,嗬嗬。”
“正好這裏有個新聞跟你們房地產有關,我們可以分頭采訪一下,寫一篇報道。”
“好的。”
郝延拿起記事本給李滿堂介紹著,李滿堂不時將關鍵內容記錄下來。
……
屋子裏攏火了最大的好處就是早上比較容易起來。
如果被子裏是夏,被子外麵是冬,再不怕冷的人也成了起床困難戶。
三個人中最勤快的就是李滿堂了。
每晚上十一點睡覺,早上6點起來。
雷打不動。
這是上一世被逼無奈養成的好習慣。
等李滿堂做好飯,王棟也起來了。
可等李滿堂離開家的時候,黃毓還沒起來呢。
漸漸冷下來以後,輪椅的生意並沒減少太多。
當然,以前租輪椅的大多是旅遊的人。
現在租輪椅的大多是病人。
比如外地來京看病的。
為了應付來回奔波,臨時租一把輪椅用幾。
還有像骨傷科病人那種,一兩個月就好了。
買個輪椅又不劃算。
周大爺那邊的車夫時不時過來幫一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