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著名山水
桂林山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東有七星岩、月牙岩、普陀山等;南有南溪山、劉仙岩、白龍洞等;西有隱山六洞、西山、西湖等;北有觀音山、鐵峰山、蘆笛岩等;中有疊彩山、伏波山、象鼻山、獨秀峰、榕湖等五處景區與漓江兩岸、陽朔風光等構成如畫景觀,被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中南部,縱深40多千米,總麵積62平方千米。因僅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崇山峻嶺中,故得名“九寨溝”。九寨溝以“三溝一百零八海”為代表,包括“五灘十二瀑,十流數十泉”等水景為主景,與九寨十二峰聯合組成原始生態的高山河穀自然景觀。
黃龍溝:位於九寨溝南邊鬆潘縣東約3500米處,是玉翠山中一條南北走向的溝穀,長約8000米,海拔高度從溝底2000米到山頂3800米,因碳岩狀似金龍而得名。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峽穀等景觀,風景奇特,享有“世界奇觀”的美譽。
張家界:在湖南青岩山,是一處麵積達員.猿萬公頃的奇山秀水,是我國第一個森林公園。有“峰三千,水八百”之稱,具雄、幽、險、奇、野的“五絕”奇景,有“第一奇山”之譽。
錢塘潮:在杭州灣,江口寬,江內狹,海潮到來,洶湧而上,如萬馬奔騰,僅次於亞馬遜河湧潮。
都江堰:在四川省岷江中遊,是秦代郡守李冰父子修的水利工程,主要在江心用卵石堆砌成內外江。在外江修排灌渠道,在內江鑿開玉壘山,成“寶瓶口”,引水至成都平原,成就“天府之國”。為紀念李冰父子,建有二王廟,還有伏龍觀、奎光塔等眾多勝景。
三江景觀:在雲南西北的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條江自北向南並肩奔流的區域,有眾多雪山、峽穀、湖泊、森林等形成的美景;這裏因動植物富集而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庫”。
(五)峽穀湖泊
1.峽穀
長江三峽:指瞿塘、巫峽、西陵峽。西起白帝城,東至宜昌,長200千米。瞿塘峽,長僅8千米,稱夔峽,最為壯觀,譽為“夔門天下雄”;巫峽,從巫山至湖北巴東,神女峰在“雲雨巫峽十二峰”中最綺麗;西陵峽,從秭歸至南津關,以水急著稱。
雅魯藏布江大峽穀:在西藏雅魯藏布江,自穀口米林派至出口墨脫,長496千米,兩側山峰最高7782米,穀最深5382米,為世界第一大峽穀,山勢雄險,動植物眾多,是“人類最後的秘境”。
瀾滄江梅裏大峽穀:不僅以穀深及長聞名,且以江流湍急而著稱。冬日清澈而流急,夏季混濁而澎湃,該江年均流量8.38億立方米。在l50千米的流程落差為504米,狹窄江麵狂濤擊岸,水聲如雷,十分壯觀。如此陡峭的高山縱穀地形,如此奇異絕妙的地理構造,實為舉世罕見。
金沙江虎跳峽:距離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縣城60千米,這條峽穀在金沙江上遊,全長18千米,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迴道路25千米,東麵為玉龍雪山,西麵為迪慶的哈巴雪山,峽穀垂直落差379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峽穀之一。江流最窄處,僅約30餘米,相傳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一跳,便可騰空越過,故稱虎跳峽。峽內礁石林立,有險灘21處,高達10來米的跌坎7處,瀑布10條。
天山庫車大峽穀:位於新疆天山山脈南麓的庫車縣境內,由紅褐色的巨大山體群組成,當地人稱之為“克孜爾亞”,意思是“紅色的山崖”。峽穀中最高的山峰2048米,整個峽穀幽深曲折。置身峽穀中,酷似進入了神秘的魔幻世界,因而又被稱為“天山神秘大峽穀”。
大寧河小三峽:為著名的巫山小三峽即龍門峽、鐵棺峽和滴翠峽的統稱。大寧河發源於陝西省平利縣的終南山,流經崇山峻嶺和大小峽穀,一路容納百川清流,穿過巫溪、巫山之間的雲崖險峰,注入巫峽西口的浩浩長江。大寧河千姿百態,神秘莫測,過去長期隱匿無聲,近年由於旅遊事業的發展,它初露真容,一鳴驚人。有人讚頌它“不是三峽,勝似三峽”,“神矣絕矣,歎為觀止矣”。
太行山大峽穀:位於山西省壺關縣東南部,境內千峰競秀,萬壑爭奇,獨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動植物資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峽穀最為奇異的自然風光。這裏是峰的海洋、石的國度、洞的世界、水的寶庫、植物生長的園地、動物生棲的天堂。峽穀風光旖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資源十分豐富。
天坑地縫:位於長江三峽西首奉節縣南部山區。北靠三峽風景區的瞿塘峽,南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連巫山龍骨坡古人類文化遺址。東西長37.5千米,南北寬19.5千米,麵積340平方千米,轄天坑地縫、龍橋河、迷宮河、九盤河、茅草壩五大風景片區。最低海拔236.4米,最高海拔2084.2米。兩岸夾道岩石千姿百態,叢林遮天蔽日,石林、溶洞、窪地、豎井……包容萬象,應有盡有。
2.湖泊
杭州西湖:麵積5.7平方千米,風景綺麗,景點眾多。有三潭映月、蘇堤春曉、平湖秋月、雙峰插雲、柳浪聞鶯、花港觀魚、曲院風荷、斷橋殘雪、南屏晚鍾、雷峰夕照十景,還有紀念白居易、嶽飛等的白公祠、嶽廟、孫中山銅像,以及靈隱寺、六和塔等勝景,還流傳著濟公、白娘子的美妙傳說。
青海湖:在青海省北部,稱仙湖,麵積4583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一大鹹水湖。湖水清碧,盛產皇魚。岸上草原寬闊,湖中有沙島、海心島、鳥島、天鵝湖等景區,景美鳥多,被譽為最美的湖泊。
東湖:在武漢東郊,麵積30多平方千米。主要勝景有植物園、博物館、編鍾館等;兩橋連接湖中島景觀,島上有湖光閣、屈原行吟閣等。
鄱陽湖:在江西,麵積3583平方千米,為我國最大淡水湖,是世界A級候鳥保護區,也是最大的白鶴越冬地與飛禽的樂園。
洞庭湖:在湖南,麵積2820平方千米,南納湘水,北通長江,利排灌、航運等,物產豐富,勝景眾多,也是鳥類的樂園。
太湖:在江蘇,麵積2420平方千米,通長江、利排灌、航運等,沿湖名勝眾多,景色優美。鄱陽湖、洞庭湖、太湖還有蘇北的洪澤湖、安徽巢湖合稱五湖。
天山天池:在天山博格達峰下,麵積5平方千米,古稱“瑤池”,是風光如畫的天山明珠,湖邊有福壽寺、香爐台等“天池八景”。
滇池:在昆明西南,也稱昆明湖,麵積340平方千米。這裏四季如春,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是昆明主要景區。
千島湖:位於浙江杭州西郊淳安縣境內,因湖內擁有1078座翠島而得名。千島湖以千島、秀水、金腰帶(島嶼與湖水相接處環繞著一層金黃色的土帶,稱之為“金腰帶”)為主要特色景觀。是中國麵積最大的森林公園,是杭州—千島湖—黃山名山名水名城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千島湖所在的縣城千島湖鎮是一個充滿浙西風情的濱湖旅遊小鎮,曾相繼獲得“國際花園城市”和“中國最佳自然生態名鎮”的桂冠。此外,千島湖底還保存有兩座1800多年的曆史古城,期待世人去揭開她神秘的麵紗。
瀘沽湖:位於雲南和四川交界的萬山叢中。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納西族摩梭語“瀘”為山溝“,沽”為裏,意即山溝裏的湖。它猶如一塊明珠鑲嵌在群山懷抱之中,碧波蕩漾,風光迷人,被當地摩梭人奉為母親湖,有“高原明珠”“滇西北的一片淨土”“東方第一奇景”等美稱。瀘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漢、納西、藏、普米、白、壯等7個民族,約1.3萬人,其中摩梭人約6000人(四川瀘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餘人)。瀘沽湖風景區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係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這裏古樸的民風、秀麗的水光山色與濃鬱的傳奇風情,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鏡泊湖: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是中國最大的典型熔岩堰塞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山湖泊,以天然無飾的獨特風姿和峻奇神秘的景觀而聞名於世,是國家著名風景區和避暑勝地。湖區周圍有火山群、熔岩台地等。湖麵南北長45千米,東西最寬處僅6千米,麵積95平方千米,湖最深處達62米,湖麵平均海拔350米。湖區有小島,湖北端的瀑布與鏡泊湖合為鏡泊湖風景區。
喀納斯湖: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富饒、神秘莫測”或者“峽穀中的湖”。位於新疆布爾津縣境內北部,是一個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湖水來自奎屯、友誼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當地降水。湖麵海拔1374米,麵積44.78平方千米,湖水最深處達188米左右。喀納斯湖屬於北冰洋水係,是中國唯一的西伯利亞區係動植物保護分布區。這裏不僅自然資源和生物物種非常豐富,旅遊環境和人文資源也別具異彩,有雲海佛光、變色湖、浮木長堤、湖怪等勝景,湖周圍重巒疊嶂,山林猶如畫屏,每至秋季更是萬木爭輝,風靜波平時湖水似一池翡翠。喀納斯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級旅遊景區。
納木錯:是西藏最大的內陸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鹹水湖。位於西藏拉薩市當雄縣和那曲地區班戈縣之間。蒙語稱騰格裏湖,藏語納木湖和蒙語騰格裏湖均意為天湖。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以北,湖麵海拔4718千米,麵積1940平方千米。湖泊形成和發育受地質構造控製,並具冰川作用的痕跡。湖水含鹽量高,流域範圍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湖中多野禽,產細鱗魚和無鱗魚。湖水清澈,與四周雪山相映,風景秀麗。島上到處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峰林之間有自然連接的石橋,還有許多幽靜的岩洞,島上地貌奇異多彩,巧奪天工,實屬奇觀。
五大連池:位於黑龍江省北部五大連池市。五大連池所在地是一個火山分布區,五大連池原是白河(又稱白龍河)河道,白河屬黑龍江水係,發源於小興安嶺南坡,由北向南流入嫩江支流訥謨爾河。公元1719~1721年(清康熙年間),由於火山連續噴發,熔岩流入白河,將河道截成五段,形成五個相連的火山堰塞湖,故名五大連池。五大連池總麵積18平方千米,是中國僅次於鏡泊湖的第二大堰塞湖。在五大連池四周,分布有14座火山和60多平方千米的熔岩台地,形成了一處別具一格的風景區,人們也稱這裏為“火山公園”或“自然火山博物館”,總麵積700平方千米。
長白山天池:是鬆花、圖們、鴨綠三江之源,是中朝兩國的界湖。它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雄偉壯麗的長白山群峰之中。天池略呈橢圓形,實際湖麵高度為2194米,是我國最高的火口湖。湖水麵積為9.8平方千米,湖水平均深度204米,最深處達373米,是我國最深的湖泊。由於高度較高,氣候多變,風狂、雨暴、雪多是它的特點。天池主要勝景有長白山瀑布、乘槎河、釣鼇台、天池16峰、天池怪獸等。壯麗的風光、古老的傳說和怪獸之謎交織在一起,使長白山天池更具魅力。
3.其他名湖
北京有昆明湖、太平湖,河北有衡水湖,山西有芮城聖天湖,黑龍江有寧安鏡泊湖,吉林有鬆花湖、四平轉山湖,沈陽有仙女湖,內蒙古有赤峰呼倫湖、阿拉善盟月亮湖,山東有東平湖、榮成與內蒙古的天鵝湖,安慶大湖,江蘇有金湖、寶應湖、高郵湖、陽澄湖、莫愁湖,上海有澱山湖,浙江有嘉興湖、南湖,紹興的鑒湖,福建有福州左海湖、仙遊九鯉海、秦寧金湖,江西有婺源、鴛鴦湖,開封龍亭湖,湖北黃石有慈湖,湖南有三仙湖、寶峰湖、嶽陽東風湖,廣東有南湖、星湖,海口洪城湖,南寧有南湖,貴陽有金陵湖,雲南有異龍湖、撫仙湖,西藏有羊卓雍錯(也稱聖湖、天鵝湖),陝西安康盈湖,寧夏北部有月亮湖、星海湖,甘肅有花湖,青海有柴達木察爾汗鹽湖、哈拉湖、情人湖,新疆有艾比湖、哈納斯湖等。
(四)奇石異洞
路南石林:在雲南東部,遊覽區1000多畝,石林反映了喀斯特地貌,有“天下第一奇觀”之譽。景區內石峰林立、千姿百態,有駱駝騎象、犀牛望月、伏虎仆地、鳳凰梳翅、夫妻相喚、母子偕遊等,以石蓮花、劍峰池、望峰亭、石林湖、阿詩瑪等景點最佳,集“雄、奇、秀、峭、怪”於一體。
織金洞:位於貴州織金縣關寨附近,距貴陽市151千米,洞長30多千米。洞內石筍、石柱、石塔蔚然成林,景象萬千,是中國目前發現的第一座規模宏偉、造型奇特、洞穴堆積和結晶形態集中的岩溶資源庫,既是一座地下藝術寶庫,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館,它把美的形象、美的色彩和莫測的科學奧秘集合在一起,不僅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而且還是從事岩溶研究的理想場所。
瑤琳洞:位於浙江省桐廬縣,是一個規模恢弘、景觀壯麗的地下世界。整個洞穴風景區麵積約9平方千米,由瑤琳洞等11個洞穴組成,還有3千米長的地下河,形成一個以瑤琳洞為主體的洞穴旅遊勝地。瑤琳洞以“雄、深、奇、麗”聞名於世,其堆積物種類很多,且各具特色。各種形狀的鍾乳石、石瀑布及池中倒影是瑤琳洞兩大奇觀。
靈棲洞:景區由12個溶洞組成。該洞群位於浙江省建德縣,距杭州市189千米。靈棲洞天兼有“靈泉幽深”“清風精巧“”靄雲宏偉”等特色,融“洞奇“”水清”“風涼“”石秀”為一體。靈棲洞天環境優美、清新,林木蔥鬱,洞景幽奇,被看成為世外清逸高雅居士棲居之處,故有“仙靈棲止”之譽,遂取名“靈棲洞天”。相傳此洞有龍、鳳、龜、麟“四靈獸”出沒,頗具靈氣,又得“靈棲”美名。
七星岩:七星洞天景區在廣東省肇慶市,由七座石灰岩石峰組成,因布列如北鬥七星而得名,有“桂林之山,杭州之水”的美譽。七星洞天由8個洞穴組成,有的高洞四季溫暖,為暖洞;有的腳洞陰冷潮濕,為冷洞。葉劍英元帥賦詩讚曰“: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是對七星岩湖光山影、怪石溶洞、山盤水繞自然風光絕妙的寫照。自唐至今的600幅鐫刻作品,為七星岩增添了詩情美,使得七星洞天成為我國書法藝術的博物館。
燕子洞:被譽為“南徼奇觀數第一”的燕子洞位於雲南省建水縣。洞分兩部分,上幹下水,洞內秋去春來,巢居百萬雨燕,每年春夏之間,群燕飛舞盤旋,剪翠裁雪,是絕無僅有的洞穴生態景觀。每年立秋時節(8月8、9、10日)為“燕窩節”,洞內舉行“采燕窩”活動,高空作業,驚險絕倫。
雪花洞:原名神仙洞,位於河南省密縣。相傳是黃帝時代高士廣成子居住、修身、煉丹的地方,也是傳說中軒轅黃帝向廣成子討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處世策略的地方。洞穴全長約5000米,有6個大廳,大的可容萬人。洞內主要是由鍾乳石、石筍、石柱組成的大千世界,尤以雪花狀的石花最為珍奇,在國內首屈一指,故名“雪花洞”。
棲霞洞:又名七星岩、碧虛岩,位於廣西桂林市普陀山西北側山腰,是我國最早開發和進行科學考察的著名洞穴之一,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徐霞客於1637年初夏曾兩次入洞探查,留下豐富的現場觀察記載。該洞原是一段地下河,岩洞雄偉深邃,最寬處43米,最高處27米,常年溫度20℃左右,遊程800米。洞內景物豐富,如大象卷鼻,獅子戲球、仙人曬網、銀河鵲橋等,奇幻多姿、琳琅滿目。從隋唐(公元六世紀)起成為遊覽勝地,留下許多題刻詩文,十分珍貴。洞上建碧虛、棲霞二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