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操作主炮的炮手們倒不知道艦橋裏發生的事情,這對於幾個老外而言,應該算是一件好事,否則的話,估計以後他們在港口小島都沒法活下去。
隨著主炮的又一輪齊射,朝著威武一號戰列艦飛來的和國戰機要麼開始提升高度,要麼降低高度,以規避可能出現的防空炮火。
提升高度乃是俯衝轟炸機,這種轟炸機在這個時代很流行,其往往會從順風高度4000米開始俯衝,角度70到90度,在450米左右投彈後改出,完成轟炸。
而降低高度的則是魚雷攻擊機,它們會降低到數十米乃至於靠近海平麵,投放魚雷後改出。
第一波朝著威武一號湧來的和國戰機有31架,其中俯衝轟炸機11架,魚雷攻擊機20架!陸航機,艦載機均有,但艦載機占據多數。
可別感覺這些和國戰機數量少,主要是因為一部分和國戰機去轟炸華夏陸上防線,長江各大江防要塞以及華夏軍艦去了。
說白了跑過來圍攻威武一號的和國戰機基本上都是剛剛起飛不久的陸航機以及艦載機,至於降落在航母上的艦載機差不多都跟著航母完蛋了。
第一次麵對飛機的圍攻,威武一號戰列艦上的水手們都有些緊張。
換誰都緊張好嗎?
一個不小心,一枚250公斤的炸彈丟到自己腦袋上,那不死也得死啊。
再一個不小心,威武一號被幾枚魚雷擊中,估計也是件麻煩事。
李小象對於防空這方麵也沒有啥經驗,可這不要緊,威武一號上現在可是有幾位退役的海軍軍官,水兵長,固然他們也沒有參加過防空實戰,但對於一些基本東西還是比較了解的,至少比李小象強多了。
因而李小象在之前就將防空這一塊的指揮權交給了他們,每人分別指揮一部分防空炮火。
在港口小島上的時候,他們甚至於還進行分片,分層次的防空演習。
此時正是考驗他們的時候。
“開火!”
率先開火的乃是那24門高平兩用炮,由於它們的口徑高達150毫米,這也使得它們能夠以60度仰角將炮彈送上12000米高空,絕對是遠端防空的大殺器。
這個時代的和國戰機壓根就沒有想到,自己會遇上這種五六年後才可能出現的高平兩用炮。
轟轟轟......
高射炮在防空的時候並不像平射時那樣將火力盡數集中於一點,而是力求在敵機前方形成一個密集的彈幕圈。
說白了,真正想要擊中敵機,並不是防空炮追著敵機打,而是打提前量,等著敵機自己一頭撞過來。
而炮彈上裝備的無線電近炸引信則能夠讓敵機在與炮彈擦身而過的時候引爆彈頭,使得敵機無法逃過爆炸之後形成的彈片幕。
在技術代差以及沒有防備的情況之下,飛在最前麵的兩架九六式艦載戰鬥機率先成為了犧牲品。
數發炮彈在兩者附近爆開,炮彈內儲備的大量炸藥將彈殼撕碎,朝著四周濺射開來。
九六式艦載戰鬥機乃是當時和國最為先進的艦載戰鬥機,同時也是和國第一種國產全金屬單翼戰鬥機,在前一年,其方才中標,代替中島九五式戰鬥機成為和國航母主要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