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空飄來五個字兒——“賺錢不是事兒”
?
“比特幣”有陣子大熱,很多人問熊爸,比特幣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渠道。小熊隻能笑笑說,這都是“想賺錢想瘋了,賺不到錢,開始神筆馬良,自己畫錢了!”為什麼這麼說?先讀讀下麵這則小故事,如果你以前聽過,不妨複習一遍!看過之後,你也許會發現,“日光之下並無新事”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原來,很早以前,比特幣就以各種形式存在著!
從前有個托兒所(沒錯,就是托兒所),但是它不是一般的托兒所,因為托兒所工作的叔叔阿姨們都是“Part-time”性質,他們的全職是150對在美國國會山上班的夫妻。為了互相便利,國會山工作人員自發成立了一個互相照看孩子的合作組織(babysitting?co-op)。華盛頓特區總是有著燈紅酒綠的社交生活,夫妻們也時不時想享受一下兩人世界,所以說不定哪一天某些爸爸媽媽們就要晚上外出,無法照顧子女。一次兩次還好,老是去麻煩別人照顧自己的孩子不太好。於是這些在美國政治中心工作的聰明人就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在參加托兒合作組織的成員內部發行一種“保姆券”,每張券對應一小時的照看孩子的服務。外出的家長把孩子交付他人照顧後,必須支付保姆券,按對方照顧自己孩子的小時數支付相應的張數。保姆券一開始發行的數量是一定的,成員可以通過在空閑的夜晚幫別人照顧小孩來賺額外的保姆券,以備不時之需。
這貌似是一個萬無一失的製度,但是實際上它運行了一段時間後就陷入到幾乎崩潰的邊緣。首先,有些當下空閑時間比較多的夫婦開始利用這些時間努力為他人照顧小孩,多囤積一些保姆券,以便以後能更靈活的利用時間。由於保姆券的數量一定,有人“存貨”就必然有人沒券可用。那些沒券的人也開始慌了,生怕今後要外出,沒人照看小孩,於是減少了外出的次數,也開始努力照看別人的小孩來賺富餘的券。突然間,在沒有新加入成員和沒有新寶寶誕生的情況下,流通的券越來越少了,流通券減少的結果就是保姆服務也越來越少。
?
聰明的你,看明白這個故事了嗎?
其實,比特幣和“保姆券”一個道理,它不過是市場供求的一種表現,可是當“表現”與“訴求”不和諧的時候,市場這隻大黑手就要狠狠教育它的“代言人”了。很多人問熊爸,你的長投學堂到底教了些啥?是不是隻教人炒股票?
熊爸又要眨巴眨巴眼睛,搖頭說NO了!長投學堂傳授的很簡單,就是讓你自己通過分析各大上市公司,進而更好的理解“市場”這隻大黑手下一巴掌要打誰!不要被比特幣這種“想錢想瘋了”的產物所迷惑!
對熊爸而言,賺錢絕對不是實現“財富自由”這條路上最急切要幹的事。相反,
在財富自由之路上,“自由”更為重要,把賺錢看的太重,一輩子也不可能自由。
這條路開啟的時候一定是基於儲蓄之上,但是儲蓄不代表著犧牲自己的喜好和正常的生活,而隻有不斷發掘更多的喜好、認識更多的優秀的人,把其中你最喜歡的喜好變成一種信仰,相信熊爸,賺錢真的如那首歌的歌詞“天空飄來五個字,賺錢不是事”(允許熊爸借鑒修改一下)。
如果你真的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並且能夠用商業的思維去放大它、為更多的人帶來需要的感覺,財富會接踵而來。熊爸就不老生長談提什麼巴菲特、芒格、比爾·蓋茨了,就說說熊爸很欣賞的女星周迅吧,好多女明星整容、隆胸、鋸腿,就是為了能夠上位,而周迅在北京四處漂泊,男朋友多是多了點,但是每個都轟轟烈烈,這些愛情磨練了她的演技,未婚妻的臉又怎樣,人家把愛情這筆投資正兒八經轉換成了財富,即便多年後她依然一個人,她還驕傲地有用不完的金錢陪伴,何況現在還擁得美男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