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窮二代逆襲寶典(1 / 2)

力哥說理財,簡單又好玩。講到“富爸爸”理論,就意味著第一季已經到最高潮啦!

窮爸爸燉雞湯,富爸爸吃雞蛋

接著上回的話茬,看過富爸爸和窮爸爸不同的人生軌跡,我們會發現導致他們財富命運天壤之別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的財富觀念截然相反。

在窮爸爸看來,財富,不就是錢嗎?你越有錢,財富就越多。

但富爸爸不這麼看。富爸爸認為

隻有轉變為可持續增值的資產的那部分錢,才能稱得上財富

這錢今天賺了,明天花了,那這不叫財富叫浮雲。隻有這錢能不斷給我帶來正的現金流,就是能不斷錢生錢,那才叫財富或者叫資產。

通俗的說,能往口袋裏放錢的東西叫資產,從你口袋裏掏錢的東西叫負債。

比如說你的自住房就不是資產,是負債!因為你每個月要為這套房子繳水電煤物業費,哪裏壞了還要花錢請人來修,但如果房子不是自住,而是租出去,每月都能收到穩定的租金收益,而且租金還會隨通脹不斷上漲,那不管明天房價是漲是跌,這就是優質資產。

再比如你的汽車名義上是資產,實際上也是負債!你一拿到車鑰匙,把車開出4S店那一刻,汽車價值就瞬間打了八折,然後每年都會繼續折價10%,開了10年後,20萬買的車最多也就值2萬。最關鍵的是,你每月還得負擔汽油費、停車費、維修費、保險費、罰款等各種雜七雜八的養車開銷。這輛車實際上是個吸血鬼,在你的財富蓄水池裏鑿了個洞不停放水。

打個比方,窮爸爸賺到一隻雞,一刀下去直接燉湯喝了;富爸爸會養著,讓母雞不斷生蛋吃。

財富的真正含義

用更準確的話說,財富不是指你有多少錢,而是指

在不進行任何勞動的前提下,還能按照你所期望的生活標準,一直生活下去的天數。

假如我現在有300萬可動用的金融資產,我期望的生活是每年花30萬,平均一個月花2.5萬(在帝都魔都這標準真心不算高)。那我的財富就是還能供我活10年。假如你說我一年隻要花10萬,那你的財富就是能供你活30年。

所以說財富也是非常個性化的指標,既要看你的資產總量,也要看你的生活消費標準。當我們走入理財這扇大門時,一定要對財富有一個重新的定義:

財富的衡量標準不是你有多少錢,而是你能活多少天。

你在哪個財務象限?

那窮二代如何才能變身富爸爸呢?這就要講到清崎提出的“財務四象限理論”。

大家看這個圖,橫坐標f代表freedom,代表你生活的自由度,時間是否任由你支配;縱坐標w代表wealth,財富。

左下角的E代表employee,雇員,就是你我這樣每天數錢數到自然醒,睡覺睡到手抽筋的悲催白領。我們付出了我們的時間、勞動和才華,更準確的說是用我們年輕的生命,去幫BOSS創造大筆財富,被BOSS剝削掉一大半後,換回一點可憐的薪水。你出賣一分勞動力,回報一分工錢。

右下角的S代表self-employed,自由職業者,個體戶,淘寶店主。表麵上看小日子要比苦逼白領過得幸福,至少能睡覺睡到自然醒,能自由支配時間,但其實還是投入一分勞動,回報一分工錢。哪天你說老子不幹了,你的收入也就沒了。你要是不能經常坐在電腦前,快速回複旺旺,左一個親,右一個親,哪來的生意?所以你的生活自由隻是種表象,實際上是一種彈性工作製。

再看左上方的B代表businessman,老板企業主,依靠自己的投資擁有了一個可以不斷產生利潤的公司。和個體戶相比,他已經建起了一個穩定的、係統化的組織,所以他比上麵說的兩類人更富裕。

但為了維持公司運作,他還是不得不每天工作,早出晚歸,賠笑臉談生意,跑衙門趕飯局。因為投資開辦企業要冒很大的風險,他不得不一天到晚小心翼翼的看著,否則說不定明天公司就倒啦!結果財富是有了,但時間上的自由度沒有了。就像《我想去桂林》裏唱的:“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

右上角的I代表investor,投資者。他的工作是用金錢創造金錢,讓金錢為你工作,這樣你就同時能擁有財富和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