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如何成為真正的富人(大結局)(1 / 3)

力哥說理財,深刻有啟發!這一期是大結局,不過今天力哥要說的話題不會讓你賺錢,而會讓你的錢包扁下去。所以到底要不要看下去,你自己做決定。

人生逃不出這三樣東西

照例先扯段子。我們看金庸小說裏的男主人公,從他們“為什麼而活”這個角度看,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韋小寶,典型的金錢至上或利益至上者,他信仰的是一個

“利”

字。

第二類,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喬峰和郭靖是典型,像陳家洛也算這一類。他們其實是為了一種意識形態上的理念而活著,你可以說是一種俠義精神,說得更直白點,是為了名聲而活著。

當年郭靖死守襄陽城就是要留下一世英名:我就是要做一個救百姓於水火之中的大英雄,殺生成仁在所不惜!所以他們信仰的其實是一個

“名”

字。

第三類,閱盡滄桑、看破紅塵,最後隻求和真愛在一起,從江湖中歸隱,神馬名利都是浮雲。比如楊過、張無忌、令狐衝……他們不在乎朝廷怎麼看他,幫裏的弟兄怎麼看他,社會上的老百姓怎麼看他,他就跟著自己的情感走,所以信仰的是一個

“情”

字。

利、名、情,我們每一個凡夫俗子,終其一生,恐怕也逃不出這三樣東西的捆綁。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看到的其實是兩個字:欲望——想要金錢,想要名望,想要纏綿悱惻的愛情。

克製欲望的最好解藥

按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分五層。最下麵的是

生理需求

,餓了有飯吃,冷了有衣服穿。這是人活在世界上最基本的需求。上一個層次叫

安全需求

。我不光今天要吃飽飯,還得想法子明天後天也別餓肚子,我得在穀倉裏堆滿糧食,還不能讓隔壁王二麻子給搶走了。這兩個需求對應的就是“利”的需求。

再往上,一個叫

社交需求

,一個叫

尊重需求

。這兩種需求都強調人的社會屬性。社交需求偏私人,親情、友情、愛情,能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關心和愛。這一個層次的愛情就不光是動物本能性欲的滿足,還有心理層麵性親密、性信任的需求,這個需求本質上就是我說的“情”字。

而尊重需求是偏公眾的,希望能受到社會公眾對自己存在價值的尊重、認可和高度評價。人家一說起你這個人就豎起大拇指。不是有句話叫“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對應的就是我說的“名”。

我們絕大多數凡夫俗子,終其一生都在為這四個需求而奔波忙碌。在這些需求之上,是馬斯洛說的超越人的動物屬性和社會屬性之外的,最高層次的精神屬性——

自我實現

關於“自我實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我的理解是,超越利、名、情之外的,為了實現自己

內心純粹的滿足感

的那種行為。我之前說過理財要實現生命滿足感最大化,這裏說的內心純粹的滿足感,就要更上一個層次。

通俗的說,就是信仰。信仰能讓人獲得內心純粹的滿足感,所以它就成了克製利、名、情這些欲望的最好解藥。

如何才能更幸福

有人說財務自由是個永遠不可能實現的理想化狀態,因為財務自由是個動態標準。你的財富總量,你的投資收益,未來物價的漲幅都會變,還有個最大的變量是你的欲望會變。

許多身價上億的大老板為什麼每天還在拚命工作?

因為賺的錢越多,你的欲望就越大。

開QQ的時候你覺得開上寶馬、奔馳我這輩子就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