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雲帝之子,一同貶為王族,終身享有封號,然終身不得參政,其女亦然。
不出半月,但凡曾參與東宮承生前虧空、謀反一事的各部大臣,皆被削去官位,以刑部侍郎齊泰為首,各自獲罪。
一時間,朝堂之上竟少了半數之多。
民間,百姓無不歡欣鼓舞,日日觀摩法場行刑,為貪官汙吏受罪而喝彩。◣◣
反觀宮內,卻是人人自危,舉凡有與東宮承狼狽為奸者,無不寢食難安,生怕下一個便輪到自己。
當此時刻,大內總管費忠仁請求終身看守皇陵,被準。人雲亦雲,皆傳費忠仁此舉,是自求贖罪,隻因在東宮承生前,此人與其交往甚密。畢竟,費忠仁伺候過三代帝王,這種下場也算善終了。至於,費忠仁將來是死是活,皇陵內外鬼多人少,冷冷清清,相信活人進去了未必比死人舒服。
自費忠仁之後,費刑、小川兄妹也不告而別,或許此二人已完成了母親交托的任務,在無意沾染皇宮內的是是非非罷。
其餘者,諸如奚雲帝之妃、之親信,無一幸免。
如是充滿殺戮與哀號的皇宮,猶如修羅地獄,然隨著屍骨的堆積,淨土也一寸寸呈現。
無論是朝堂,無論是內宮,皆注入心血,改朝換代之時,亦一朝天子一朝臣。
至於,新後人選,在朝臣改換一新之時,有人指出證據,先前有關德兮夫人的不利謠言,皆乃出自東宮承一派可以捏造,是以,如今罪魁禍首已然伏法,謠言也該不攻自破。順理成章的,承奚王繼位前唯一婚配的德兮夫人,則被賜予終身母儀天下的責任與義務。
*
正承元年,承奚王繼位,號正承皇帝,大赦天下。
同日,議政殿宣讀皇後詔書。
“德兮夫人景氏,家事顯赫,人品貴重,肅雍德茂,溫懿恭淑,有徽柔之質,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靜正垂儀。皇後之尊,與朕同體,承宗廟,母天下,豈易哉!唯景氏乃可當之,今朕親授金冊鳳印,冊後,為中宮之主,賜號‘孝德’。”
其後數年,正承帝改革稅費、軍製、農製、學製,雷厲風行,當機立斷。
史冊上所載,正承帝帝後在位期間,鶼鰈情深,終身再無納妃,孝德皇後妒婦之名廣為流傳,民間女子紛紛效仿。然,論功過是非,正承帝身世之謎終存有疑點,幸得勤政愛民,再度開創奚朝盛世,功大於過;而孝德皇後生前,與其有關的爭議頗多,蜚短流長,終身都無法逃開民間議論的德行一事。至大行之日,正承帝攜孝德皇後入寢皇陵,亦成為了奚朝唯一一對身世坎坷,遭遇離奇,功過參半的帝後,佳話千古流傳。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