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
賜圖空國師詔 【開泰二年】
朕聞上從軒皇下逮周發皆資師保用福邦家斯所以崇德象賢亦不敢倚一慢二者也今覩大禪師識超券內心出環中灑甘露於敬田融葆光於實際總持至理開悟眾迷朕何不師之乎 【圖空國師勝妙塔碑】
戒公事造次詔 【太平十年】
漢兒公事皆須體問南朝法度行事不得造次舉止 【契丹國誌七】
征女真詔 【天慶五年】
女真作過大軍翦除 【國誌十】
製
遺製 【會同十一年】
永康王太聖皇帝之嫡孫人皇王之長子太後鍾愛羣情允歸可於中京即皇帝位 【通鑒後漢紀二 國誌四】
按通鑒永康王兀欲集蕃漢臣於府署宣契丹主遺製胡注遺製兀欲自為之也
諭
詣漢軍行營宣諭 【天慶五年】
韓汝誨
將士離家暴露日久風霜之凍誠可憐憫今女真遠遁不可深入並令放還 【國誌十】
表
遣使詣後唐上表 【天顯二年】
虛文進
頃以新州團練使李存矩提衡郡邑掌握恩威虐黎庶則毒甚於豺狼聚賦斂則貪盈於溝壑人不堪命士各離心臣即拋父母之邦入朔漠之地幾年雁塞徒向日以傾心一望家山每銷魂而斷目李子卿之河畔空有怨辭石季倫之洛中莫陳歸引近聞皇帝陛下皇天眷命清明在躬握紀乘幹鼎新革故始知大幸有路朝宗便貯歸心祇伺良會臣十月十日決計殺在城契丹取十一日離州押七八千車乘領十五萬生靈十四日已達幽州雲 【舊五代史本傳】
按舊五代史曰明宗即位之明年盧文進自平州率所部十餘萬眾來奔行及幽州先遣使上表洎至洛陽授滑州節度使檢校太尉歲餘移鎮鄧州
書
複晉求修舊好書 【會同八年】
已成之勢不可改也 【國誌二通鑒後晉紀四】
按國誌晉帝至澶州遼帝屯元城別將攻太原晉詔劉知幾杜威馬全節張彥澤等將兵拒之於黎陽複遣譯者孟守忠致書於遼帝求修舊好複書雲雲
使遺樂壽監軍王巒請舉地內附書 【會同十年】
地中契丹兵不滿千人乞朝廷發輕兵襲之己為內應又今秋多雨自瓦橋以北積水無際契丹主已歸牙帳雖聞關南有變地遠阻水不能救也 【通鑒後晉紀六 舊五代史晉少帝紀】
按通鑒開運三年契丹使瀛州刺史劉延祚遺樂壽監軍王巒書請舉城內附雲雲舊五代史載文略異
複後晉杜威書 【會同十年】
趙延壽
久處異域思歸中國乞發大軍應接拔身南去 【通鑒後晉紀六】
按通鑒開運三年有自幽州來者言趙延壽有意歸國樞密使李崧馮玉信之命天雄節度使杜威致書於延壽具述朝旨啖以厚利洛州軍將趙行實嚐事延壽遣齎書潛往遺之延壽複書雲雲朝廷欣然複遣行實詣延壽與為期約
致宋帝書 【重熙十年】
興宗
李元昊於北朝為甥舅之親設罪合致討曷不以一介為報況營築長堤填塞要路開決塘水添置邊軍既稔猜疑慮隳信睦儻思久好共遣疑懷以晉陽舊附之區關南元割之縣見歸敝國共康黎元 【國誌八】
按國誌帝遣蕭英劉六符往宋求石晉所割瓦橋關十縣其書與二十卷有異故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