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遼人著述者如倪燦補遼金元藝文誌厲鶚補經籍誌錢大昕元藝文誌附見遼金金門詔三史藝文誌近繆小珊先生輯補誌附遼文以行俊於諸家所有悉皆標注又補三十餘種統加考證以見梗概焉
經總類
道宗頒五經傳疏清寧元年頒定 【金有】 按本紀詔頒五經傳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員
書類
書無逸篇一卷統和元年室昉進 【金有】 按本傳進尚書無逸篇以諫太後聞而嘉獎
五子之歌一卷大安四年命燕國王延禧寫 【金有】 按見道宗紀五天祚奉道宗敕寫五子之歌見書史會要
洪範一卷耶律儼書 按道宗紀命耶律儼書洪範
通禮類
禮典三卷重熙十五年詔蕭韓家奴及耶律庶成撰 【倪厲錢金繆有】 按耶律庶成傳偕蕭韓家奴等撰實錄及禮書蕭韓家奴傳詔與庶成酌古準今製為禮典事或有疑與北南院同議既被詔博考經籍自天子達於庶人情文製度可行於世不繆於古者譔成三卷進之據此是禮典即禮書黃目稱禮書金另列禮書於儀注類誤
小學類
太祖契丹大字耶律庶成製 【金有】 按本傳幼好學善遼漢文字
僧行均龍龕手鏡四卷 【倪厲錢繆有】 按今存晁誌作三卷曰契丹僧行均撰凡二萬六千四百三十字注十六萬三千一百餘字僧智光為之序 【袁本無序字】 後題統和十五年丁酉按紀年通譜耶律隆緒嚐改元統和丁酉至道三年也沈存中言契丹書禁甚嚴傳入中國者法皆死熙寧中有人自虜中得此書 【袁本虜中作契丹】 入傅欽之家蒲傳正帥浙西取以刻板其末舊題雲重熙二年序 【袁本無舊字二作三】 蒲公削去之今本乃雲統和非重熙豈存中不見舊題妄記之耶又見讀書敏求記
譯語類
五代史重熙十五年蕭韓家奴奉詔譯 【錢金繆有】 按本傳欲帝知古今成敗譯通曆貞觀政要五代史
貞觀政要蕭韓家奴譯 【錢繆有】 見前
通曆蕭韓家奴譯 【金繆有】 見前
陰符經義宗譯 按宗室傳工遼漢文章嚐譯陰符經
白居易諷諫集聖宗譯 按契丹國誌古今詩話聖宗詩雲樂天詩集是吾師
史部
正史類
史記漢書鹹雍十年頒定 【金有】 按道宗紀詔有司頒行史記漢書
耶律儼舊史禮誌 按禮誌一今國史院有金陳大任遼禮儀誌皆其國俗之故又有遼朝雜禮漢儀為多別得宣文閣所藏耶律儼誌視大任為加詳存其略著於篇據此是遼史禮誌內有儼書
耶律儼舊史曆象誌 按曆象誌中閏考注明耶律儼本某年有曆象誌下朔考耶律儼以大明法追正乙未月朔又與陳大任紀時或抵牾據此是曆象誌內有儼書
耶律儼舊史儀衛誌 按儀衛誌四耶律儼陳大任舊誌有未備者兼考之遼朝雜禮雲據此是儀衛誌內有儼書
耶律儼舊史食貨誌 按食貨誌上曰大要散見舊史若農穀租賦鹽鐵貿易坑冶泉幣羣牧逐類采摭緝而為篇以存一代食貨之略據此是食貨誌中有儼書
耶律儼舊史世表 按世表曰考之宇文周之書遼本炎帝之後而耶律儼稱遼為軒轅後儼誌晚出蓋從周書世表又曰聶哷儼史書為涅裏蓋遼太祖之始祖也據此是儼曾著世表
耶律儼舊史後妃傳 按後妃傳序曰儼大任遼史後妃傳大同小異酌取以著於篇據此是後妃傳為儼書但儼薨於天慶中則道宗惠妃傳之召封太皇太妃及奔黑頂山天祚皇後元妃二傳之從狩事皆在其後蓋托克托等據陳大任本補之天祚紀及儼傳言儼纂實錄而不言編史蓋史略之矣
蕭承祺遼紀四十卷誌五卷傳四十卷 【厲有】 見黃目
實錄類
皇朝實錄七十卷耶律儼等撰 【倪錢金繆有】 見黃目本傳大安六年封越國公修皇朝實錄七十卷一名太祖以下實錄天祚紀幹統三年詔耶律儼纂太祖以下實錄七十卷
統和實錄二十卷室昉邢抱樸等撰 【倪錢金繆有】 按室昉傳幹亨初監修國史統和八年表進所撰實錄二十卷手詔褒之邢抱樸傳遷翰林學士承旨與室昉同修實錄書見黃目疑即尤目之契丹實錄
起居注類
興宗起居注重熙中耶律良修 【金繆有】 按本傳以家貧詔乘廄馬遷修起居注
雜史類
先朝事跡二十卷耶律庶成蕭韓家奴同撰 【倪錢金繆有】 按見黃目興宗紀重熙十三年六月詔耶律古雲耶律庶成等編輯國朝上世以來事跡蕭韓家奴傳詔與耶律庶成錄約尼汗至重熙以來事跡為二十卷進之據此是同撰者尚有耶律古雲也太宗會同元年詔有司編始祖奇善可汗事跡然遼史止載其生於都庵山徙於潢河之濱則此事跡已佚久矣
大遼事跡 【倪錢繆有】 按金時高麗所進曆象誌下曰高麗所進事跡載諸王冊文頗見月朔因附入兵衛誌下引大遼事跡載東境戍兵以備高麗女直等國見其守國規模布置簡要舉一可知三反矣是此書之作為文章典製而設與先朝事契丹事 碻非一書
大遼古今錄 【錢繆有】 按金時高麗所進曆象誌上高麗所誌大遼古今錄稱統和十二年始頒正朔
故事類
契丹朝獻禮物例 見尤目
虜廷雜記十卷 按契丹降人趙誌忠撰始於阿保謹迄耶律宗真李清臣雲誌忠仕虜為中書舍人得罪宗真 【得罪下通考無宗真二字趙氏後誌有】 來歸上此書及契丹地圖言契丹 【後誌書鈔二字俱作虜中】 事甚詳見晁誌誌忠避暑漫鈔作玉忠虜庭作北庭
匈奴須知一卷 按契丹歸朝人 【袁本通考書錄解題俱作歸明人形近而誤瞿鈔本與此同】 田緯編次 【袁本通考未有錄契丹地理官製七字】 見晁誌疑即尤目之契丹須知
北遼遺事二卷 按不題撰人蓋遼人也記女直滅遼事序已輯見晁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