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的故事

內容提要

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西方哲學史書。作者講述了自古希臘時期至19 世紀中葉西方經典哲學家的人生道路,對他們影響世界的哲學體係及最重要的思想成就做了通俗而清晰的描述與解析,從而勾勒出西方思想的發展脈絡,展示出西方智慧的精髓所在。

故事 思想 問題

張誌揚

文聘元博士是我們外國哲學學科組暨社會倫理思想研究所最年輕的成員。1998 年從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畢業調到海南大學時,有兩點給我很深的印象:一是博士論文做《 維也納學派對形而上學的批判》 ,同時又寫了一本《 直麵人性― 弗洛伊德傳》 ;一是博聞強記,有說不完的故事與數字。我心中暗想,這兩樣東西他是怎麼都喜歡的,或許他感興趣的是"黑箱",但要說得像白天一樣的明白?

雖然我們學科組的人不多,但專業或興趣的分布還比較合理,自從有了文聘元的"分析哲學"之後。所以我常叮囑他提出分析哲學的課題來。當得知文聘元在寫《 西方哲學的故事》 時,我也並不奇怪。除了每人的專業定位,自己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寫自己想寫的東西,曆來是我們研究所或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自由傳統。

待讀了《 西方哲學的故事》 後,很有感於他自由研究、自由寫作的個性優勢。果然,聘元不僅讀了很多書,而且讀得非常仔細,尤其能把所讀的東西說得清晰明白。

1

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到今天,經曆了許多階段,而且轉折劇烈,出現了眾多能開拓不同取向、不同風格的哲學大家、哲學流派及其代表著作。這些無疑是西方智慧的精髓所在,也融入了人類的文化遺產之中。

如何吸取它,對於青年學子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每一個哲學家都有他的"哲學故事"。之所以叫做"哲學故事",一般總包含著他的"哲學問題"是因何提出的、如何變成"哲學思想"的,"哲學著作"不過是它們交互觸發、轉變、成型的生成體現。我說"交互"是想把前人的"哲學思想"對我如何變成"哲學問題"的"現實故事"也包括進來。所以這是一條一波九折的思想河流,絕非一馬平川的道路。

大概為著選定的讀者之故,作者以盡可能通俗明白的話語講述西方的"哲學故事",至於"哲學思想",或者在"故事"中體現出來,或者"故事"作為"問題"的引出,再描述成型的"思想",而且主要以"故事"與"思想"關聯為書旨。看得出來,作者盡力了。做得好壞如何,應該是讀者評價的權力。

作者寫作的目的不是哲學教材,但又不完全是哲學趣味讀物,因為作者在西方哲學經典的解讀上花的工夫並不少,或不如把它叫做"哲學思想索引",使那些有興趣深入追究的讀者願意再去找原著來讀。

下麵,我願意提供一個有興趣的讀者如何深入追究的例證。比如,我讀了古希臘哲學部分的蘇格拉底的"申辯"與"死"、柏拉圖的"理想國"等,如果我不滿足作者描述的"故事"與"思想",而是從中引發出了我更感興趣的"問題",我就會找原著再讀,並且對"故事"中解決"問題"的"思想"如今又激起了"新的問題"而興奮不已,仿佛是"火"的傳遞。

2

什麼"問題"呢?

蘇格拉底是講"知識即美德"的道德家,雅典是寬容言論自由的以少數服從多數為原則的民主政體的典範,為何雅典要判蘇格拉底的死刑?正是這個奇怪的問題使"蘇格拉底之死"成為西方思想史上的"心病"。據我所知,對它的解釋決不少於六種。(一)蘇格拉底代表"真理",而"真理"抵檔不住"真實",毒藥是"真實",所以蘇格拉底式的"真理被毒藥毒死了"。這一問題由亞裏士多德提出,由舍斯托夫演繹得極為出色:當人類的苦難比海底的沙子還重時,什麼是思維正確的真理?什麼是知識正確的德行?另有人如托瓦爾則驚歎:竺蘇格拉底的死亡中最可怕的是雅典繼續走它的路,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我們今天不是常說:"地球照樣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