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隻要我的魂魄還在,我的念想便一刻也不會停。我的念想不停,那什麼都必可逆轉乾坤。

“假若她忘記了我們的故事,她忘記了我們間的回憶。我就把她帶到這個世外桃源裏去,等看到這一切,她就會明白的,她定會明白的。”

然後,然後他們有朝一日,有朝一日必能相見!

他的唇角劇顫,狂喜和滿溢的希望衝擊著他。他的心房也在不知不覺中卸下了堅固的外殼。他也從自己陰毒的念想裏慢慢走了出來。那股渺茫的希望仿佛一束陽光,照亮了他周圍的黑暗。他喃喃地念著阿花的名字,雙目中含著淚水。

他還存在著,靠著這股永不會熄滅的執念苟且偷生。

所以,她也許同他一樣,正在不知名的地方四處流浪,不,不是“也許” ,而是“必然!”

作者有話要說:捉蟲完畢,爬去繼續碼字,慢慢解謎去

第四十三章. 慢慢成長為陳希 (番外)

可是事實上,阿花並沒有和他一樣流落異鄉。她安安分分地選擇了天道輪回。所以下一次他們再次相見的時候,她已經徹底成長為一個和阿花不同的人。

陳希遇見阿常的時候,她並沒有露出和阿花一樣活潑嬌豔的笑容。反之,她堅強,勇敢,並且獨立。他陪伴在她身邊,每多看她一眼,心中的困惑便加深了一層。

那個纏著他奔前奔後的妹妹的容顏,早就因為時光的流逝緩緩褪色了。有時候他坐在床頭靜靜地撫摸著她送給自己的那把刀時,都會忍不住想要去回憶阿花的臉。可是他總是做到一半便放棄,因為他實在想不起來她到底長得是什麼樣子。眼睛是大是小?鼻子是高是挺?小臉是黑是白?前事太過久遠,歲月太過漫長,一切都統統記不清了。

唯一記的清楚的是他當時喜愛著她時的心情,那麼的霸道,那麼的瘋狂,那麼的…讓現在的他感到愧疚。

是的。愧疚。

“子希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人?他每天都在想些什麼呢?”在他的記憶裏,當他還是阿方的時候,他總是憤憤地嫉妒著子希。阿方並不明白人為什麼要念那麼多書:念了這麼多書有什麼用嗎?除了變成酸腐的書生,除了耍些油腔滑調騙走了他妹妹的心,念書還有什麼用?

可是盡管如此,阿方最後還是拿起了書本。這是為什麼?

他是為了讓她喜歡自己才不得不丟下了手中的鋤頭;他是想為了向阿花證明自己也可以成為她所崇拜的人才選擇了向子希看齊。他並不熱愛看書,歸根結底一切的原因很簡單,那便是:為了他的妹妹阿花。

後來他死了,徘徊在死亡之地不肯離去。而他生命裏最重要的那個人仍然不知所蹤。

剛死之初他很暴躁。整日整夜思念著阿花夜不能寢,徘徊在河邊愣愣出神,直至朝陽升起。不過時光是最好的良藥。漸漸地,他習慣了一個人的日子。在隨後的日子裏,他常常回憶起他瀕死的那一刻,那些溫暖的水流環繞著他時,他心情所獲得的寧靜和安詳。

有一天他照例站立在河邊,望著遠處影影綽綽的群山,不知道為什麼,在那一刻,他的心突然被極度輕軟溫和的東西所包圍。他捂住胸口,竟感受到了遺落很久的幸福感。隨後他腦海裏閃過一個念頭:要是能永遠平靜寧和下去該有多好。

這就是為什麼,他在隨後的百年裏,選擇了繼續看書。 因為他喜歡那種心情趨於寧和的感覺。

當他還活著的時候,他每日隻知道辛苦勞作,因為他需要賺錢養家,因為他需要填飽他的母親和妹妹的肚子。可是如今的他變成了落魄的孤鬼,早已不需要吃食,也沒有需要照看的家人了,於是他每天都有大把大把的時間看書和回憶。在長達百年的慢慢積累中,那些書本傳記,那些睿智的大師,無一不深深影響了他。

有一次,他無意中翻閱到了一本關於轉世輪回的書籍。心下狂喜,當夜他就下山想要找尋阿花的轉世。他在奔跑下山的路途中曾困惑地想:莫非阿花對我的蠱惑還沒有消退?為何我現在聽到她的名字還是控製不住地去期盼幻想?為何我現在想要拋下我好久才得到了的寧靜去追尋那些讓我痛苦的東西?

可是想歸想,猶豫的時間雖然久,他最終還是抵不住念想去做了。他有錢,那些他從村莊裏帶來的金粉財富,足夠他驅使別人為他做事。他自己能力不夠大,便托了幾個人,向他們描述了阿花的長相,希望他們可以幫他尋到。

孩子被一個個找到。他期盼地看著他們進去了自己所創造的世外桃源,渴望有朝一日他們能恢複記憶。

“等她恢複記憶了。”他想,“我定要向她道歉,祈求她的原諒。”

可是結果令人震驚。送進去的孩子無一例外都莫名死了。而死的原因竟都是因為刀傷。 他看到屍體時,身體驀地發冷,仿佛驟然墮入冰淵寒窟。他抖著手看著那一個個無辜的孩子,起初還是有些哽咽,最後壓抑不住心中的愧疚難堪,淚水混著悔恨一滴滴落在身下的泥土上。他跪在地上,親手一鏟一鏟挖出一個大洞,將她們掩埋。

“我又做錯了。”他嚅噎,“我沒想到,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不應該啊,不應該啊,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死呢?”他抬起雙手,茫然地望著自己修長的指尖,語音痛苦,“又一次,又一次…因為我的貪心…因為我的貪心…這雙手到底要染上多少鮮血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