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童國虎欲言又止,‘都怪我.……”

“怪你”張毅城一愣,“什麼意思……”

“其實那東西,就是之前我身上的惡煞……”童國虎歎了口氣,幾乎不好意思看張毅城的眼睛……

按童國虎的話說,再次找到這個山洞之後,他興衝衝地進入山洞把整個密室掃了個遍,卻大失所望,密室似乎確實曾經作為杜文秀的秘密截寶地點埋藏過太平天國的剩餘珍寶,但此時卻空空如也。敗興之餘,童國虎也對密室本身進行了比較細致的考察分析。最後雖說沒能拿到王冠,卻得知了一些駭人聽聞的秘密。“首先,以我的考證,山洞裏的密室,應該是一間修於宋末的藏經洞。”

“藏經洞”張毅城一愣.“怪不得會有佛爺味那麼濃的留言……”

自古以來,大理都有佛國之稱,對於這個小小的異族番邦而言,佛教的流行程度甚至要超越泰國、印度這些傳統的東南亞佛教國家。自太祖文德元年(937年)大理建國直至道隆四年(1254年〕被蒙古收編,其間的三百多年中,大理一共經曆了二十二位皇帝,其中竟然有十位出家為僧。接近總數的一半,況且大理皇上出家,都是皇上本人親自剃度受戒進寺廟念經,而並非是像武俠小說《鹿鼎記》中的韋小寶那樣,皇上信佛便派個替身代替自己出家,類似這種皇帝帶頭當和尚的光榮傳統,在曆史上是極其少見的,大理王室對於佛法的狂熱追捧,由此可見一斑。

據童國虎從藏經洞中找到的石刻記載,藏經洞的修建者應該是大理國的倒數第二位皇帝段祥興,其父段智祥也就是大理倒數第三位皇帝,便是大理最後一位出家的皇帝,受父親影響,段祥興對佛法也有一定程度的癡迷,雖說其本人並未學著父親的樣子出家當和尚,但林尊佛重佛的宗教立場卻並不比老爹段智祥遜色多少。

道隆四年(1244年),窩闊台繼承蒙古汗位。上台第一件事便是琢磨著鏟平大理,之後以此作為根據地北伐滅宋。同年六月,窩闊台從征蜀蒙古軍中抽調了精銳鐵騎二十萬進兵臨關。企圖多快好省一次性搞掉大理國,以求加快滅宋事業的整體進度。

說實話,對於氣勢洶洶的蒙軍,段祥興可以說是一絲取勝的希望都沒抱,自己是大宋朝的屬國,宋朝被金國滅了一半,而金國又被蒙古給滅了,等於說自己這兩下子比人家蒙古差了三個層級,如此的實力差距,這仗怎麼打有鑒於此,在蒙軍進犯之初。段樣興便開始下令修建藏經洞以保全大理佛脈。蒙古軍隊打仗,素來以屠城放火聞名。在段祥興看來,如果哪天大理真被蒙軍攻陷的話,地毯式的燒殺搶掠是在所難免的,若真如此,大理三百年的佛脈豈不是要就此絕根

然而曆史證明,實際情祝並不像段樣興想象的那麼悲觀,拒絕蒙軍說客之後,大理與蒙古之間確實有過一次硬碰硬的較量。段祥興更是派出了大理台柱級的武將高泰和前往應戰雖說最後大理軍隊主力被全殲,高泰和戰死,但豪軍卻因窩闊台大汗的猝死而突然撤軍,從而給大理國留了一個喘熄的機會。道隆十一年(1251年),段祥興駕崩,其子段興智即位,同期新上任的蒙哥大汗再次命令弟弟忽必烈帶兵攻打大理。雖說這次段興智沒能像老爹一樣走狗屎運,打著半截仗趕上對方死領導,但兵敗之後。大理卻也並未遭遇預想中的屠城與燒殺,相反的,深受儒道思想熏陶的忽必烈不但下令善待大理王室,更封段興智為大理總管繼續在大理執政。確定安全之後,段興智便下令取回了老爹段祥興藏的經書佛寶。

“你們發現杜文秀遺書的事,董老板已經跟我說了!”童國虎歎了口氣,對著周韻然點了點頭,“沒想到這位小妹妹竟然如此敏銳,如果我也能像她一樣細心,恐怕也不用找十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