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人日示內二首(2 / 2)

其二

仿文氏畫法,□溪滌硯並題。

攓雲一徑澹風漪,翠筱蕭蕭冷硯池。便仿宋書僉片瓦,官私不許怒蛙知。

愛掬溪泉浣硯塵,溪花俱暈墨痕春。可知真硯何曾損,七客於中認主賓。

其三

偶閱趙大午畫冊,戲臨其一於如是庵。

扁舟載得秋多少,蕩過閑雲又蕩風。曾記荻花楓葉外,斜陽輸我醉顏紅。

其四

雨過空亭聽亂流,無人漁釣鑒湖秋。晚風夕照閑水洗,□月依□上白頭。

其五

涼散碧梧影,橫琴每夕昏。靜涵千澗水,坐送隔溪雲。仙樂鈞天夢,秋聲落雁群。綺寮風細細,香沁藕絲裙。

其六

棗花簾額暝煙低,清絕疏寮見舊題。滿徑苔□人跡少,仙禽□過竹枝西。

其七

仿宋人設色法並題。

葉葉濃愁寸寸陰,碧雲天末澹疏吟。年時憶聽同峰雨,人與芭蕉一樣心。

其八

唐□□寓花叢裏,聽吹蕭,圖戲撫其意。

一重空翠一重煙,樓閣三層小洞天。才子最宜花眷屬,仙人兮結月嬋娟。那無俊語酬春色,如此聞根亦破禪。譜要替修香要□,東風還要出大千。

垂楊碧

空回首,筠管榴箋依舊。裂卻紫簫愁最陡,顛倒鸞釵久。羨殺枝頭豆蔻,悶殺風前楊柳,一夜金溝催葉走,細腰空自守。

賦範司馬嘉蓮作

風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台勝已並。隻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雙淩芍藥階前豔,並照莢蓉幕裏清。從此三生懷淥水,年年開發倍含情。

此據作者手跡,原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金明池詠寒柳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淒涼,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繞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雲猶故,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夜起

(殘句)

初月不明庭戶暗,流雲重疊吐殘星。

鄒弢《三借廬筆談》,1913年昌明書局石印本,卷十二,第八頁。

壽陳征君

(殘句)

李衛學書稱弟子,東方大隱號先生。

宋微璧《抱真堂詩稿》,清初刻本,卷四,第二十九頁。

題望海樓

日轂行天淪左界,地機激水卷東溟。

柳如是手書此聯,舊為常州劉靖基先生所藏,已收入《名家楹聯選集》。

七言聯句

淺深流水琴中聽,遠近青山畫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