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散盡,滿目瘡痍的湖口城陷入了死般寂靜,整個縣城,除了石鍾山孤零零地矗立在鄱陽湖和長江交彙處的水邊外,就真的很難再找出一座一米以上的建築物了。
次日淩晨,岡村寧次就率領著一群敵酋驅車趕到湖口,他們登上石鍾山上,在當年太平天國時期遺留下的炮台遺址裏,遠遠地向九江城中眺望。
麵對鄱陽湖和長江在此交彙,把九江的輪廓勾勒成一個九十度的直角,第一次有機會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岡村寧次顯得躊躇滿誌,湖口之戰的慘烈和中國士兵的頑強,絲毫沒有動搖他對武漢攻略戰取得最後勝利的信心。
“雖然晚了兩天,但畢竟我們還是站在了石鍾山上。”岡村寧次放下望遠鏡,和敵酋們一塊來到臨時布置的指揮部裏,對著一群師團長說道:“我請大家來的目的,就是想統一思想,在東京大本營總的武漢攻略戰的方略下,根據我們十一軍的特點,製定出相應的作戰策略,以保證圓滿完成天皇陛下在禦前會議上下達的戰略任務,在最大限度消滅中國軍隊有生力量的同時,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
這時,波田重一主動檢討道:“對不起諸位,由於戰前準備不足,過於輕敵和麻痹大意,自香口登陸以來,我部屢屢遭挫,給大家添麻煩了。”
第六師團師團長稻葉四郎身有感觸地說道:“中國軍隊之間不僅戰鬥力差距很大,即使是用一兵團或集團軍裏,不同的師、旅、團單位的戰鬥意誌力的差距也是驚人的,就拿防禦安慶地區楊森的第二十七集團軍來說,他們在舒城和桐城方向進行了殊死的頑強抵抗,但在波田支隊沿江登陸時卻一槍未發就棄城而逃。這就讓我們各級指揮官包括士兵,在思想中對中國軍隊的認識產生了巨大的差異,再加上國內媒體對勝仗的大肆渲染,因此,絕大多數士兵就誤認為,與中國軍隊作戰與趕鴨子沒什麼區別,而真實的情況卻不是這樣,有些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是差,但意誌力卻是驚人地強悍。”
中國方麵艦隊司令官長穀川清也說道:“雖然大日本帝國的皇軍部隊之間也有差距,但卻不想中國軍隊之間的差距這麼大,就說同樣是江南地區的中國軍隊吧,守他們的首都南京時都不堪一擊、一觸即潰,但在這個小小的湖口城卻打得如此頑強,我始終弄不明白,是中國軍隊高層的大腦出現了障礙,還是基層戰役指揮官有問題。總而言之,與中國軍隊時間越長,我們反而越不了解這個奇怪的對手。”
第一零一師團的師團長伊東政喜中將嘟囔了一句:“不知道接下來的九江攻略戰,中國軍隊的表現,究竟象守南京和安慶那樣不堪一擊,還是象守舒城、桐城和湖口一樣死戰不退。”
岡村寧次的參謀長吉本貞一少將不無憂慮地說道:“從各個方麵彙總的情報來看,中國軍隊參加武漢戰役的總兵力,為五十個軍一百二十多個師,計有一百一十餘萬人,而擺在我們十一軍麵前的,一共有二十七個軍,江北五戰區暫且不談,我們登陸九江作戰的,將直接麵對第9戰區司令長官陳誠所指揮的蔣介石嫡係部隊。剛剛還收到帝國之花雲子小姐從九江發來的電報,在九江方向中國有六十個師的六十萬人馬等嚴陣以待,我們還真弄不起他們誰能打、誰不能打,所以,在以後的作戰過程中,決不能掉以輕心。”
對於雙方的兵力對比,驕橫的岡村寧次還沒有怎麼把國軍、包括蔣介石的嫡係部隊放在眼裏,他搖頭道:“敵人的兵力比我軍多十幾倍或幾十倍都不是什麼問題,我在年輕的時候常駐中國,深知他們軍隊的整體素質不是一般的差。正常情況下,就武器裝備和單兵作戰能力而言,蔣介石嫡係部隊的一個師,最多隻抵我軍的一個聯隊,而我一個步兵大隊,足抵他們非嫡係地方軍的一個師。再加上他們嫡係與非嫡係部隊曾經混戰多年,雙方心中的芥蒂並未完全消除,各自為陣互不支援的情況常有發生,所以不必擔心他們人數上的優勢。倒是長江南岸惡劣的地形,和接下來在酷暑條件下的戰鬥,卻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