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2)

書名:若以傾國聘

作者:聆音閣主

☆、前傳 一(捉蟲)

時隔東淩帝國覆滅五年。

但凡有史官為東淩編史,無不例外的都會提到東淩那位十三歲就夭折的傾城公主,然,縱觀史書,反反複複不過贅述了兩件事:公主擇婿和東淩的覆滅。

到了民間,關於傾城公主的故事已經成了一則傳奇,至於故事本身的模樣,大抵已說不清了。酒樓裏的說書先生提到那位公主,總不忘點評一句:“顛倒眾生,禍國妖孽。”

顛倒眾生說的是趙傾城的絕世美貌,禍國妖孽則說的是東淩覆滅的禍源。

東淩地處平原,臨海建國,這一任的東淩王一生隻納了一後一妃。

王後君紫兒與東淩王趙燁鶼鰈情深恩愛無比,入宮第一年便為趙燁誕下了長子趙慕紫,到了趙傾城降生之日,則出現了朝霞滿天百鳥齊鳴的盛世奇景,前方戰場更是傳來了久違的凱旋之音。

東淩王十分高興,認為此乃祥瑞之兆,親口為女兒取名傾城,封為傾城公主,此時王宮中卻闖進來一個瘋和尚,滿口大呼:“此女乃是妖孽轉世,不除,東淩必將大禍臨頭。”

東淩王震怒,下令將瘋和尚斬殺,此舉猶不解恨,遂下詔逮捕全國的和尚投之牢獄。或是發配苦役,或是梟首示眾,一時間人心惶惶,均敢怒不敢言,傾城公主便是在這充斥著血腥鎮壓的末世繁華中來到了世間。

及至十三歲,傾城公主已經出落的冰肌玉骨,絕色天成。

所謂衣帶當風步履生香大抵描述的便是此類的小美人,東淩王瞧著自家公主明眸皓齒,清麗脫俗,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心下更是歡喜,於是召告四海,在趙傾城十三歲的生辰上為公主擇婿。

且說公主擇婿之日,各國王孫貴族公子皆慕名來到東淩,傾城公主於海灘上裸足一舞驚豔了全場,正當各位公子準備大展身手為奪美人芳心時,傾城公主素手遙遙一指,偏偏選了最低調的南昭九皇子南風川。

九皇子當即一展手中折扇,欣然承受了美人的厚愛,並以扇相贈,承諾了傾城公主南昭的皇後之位,並約定十五歲來迎娶傾城公主。

然,趙傾城終究沒有等到南風川。

擇婿大會三個月後,北川、西宛聯合各方小國殺入了東淩帝國國境,半年後,立國兩百年的東淩正式宣布覆滅。

夜色深沉,一場琉璃火蔓延在東淩王宮中,不甘心淪為玩物的傾城公主襲一身盛裝現身於王宮城樓之上。十三歲的公主怒斥七國聯軍,跳了生命之中的最後一支舞後消失在眾目睽睽之下,坐實了瘋和尚當年的妖孽之說。

傾城公主短短十三年的年華宛如曇花一現、流星一瞬,雖以絕世舞姿名動諸國,然在公眾麵前卻也不過舞了兩次。

一為情竇初開,二為國破之恨。

但凡見過傾城公主這兩舞之人必感歎:海邊一舞,傾城公主襲一身霓裳羽衣,宛如迷失在凡塵的精靈;國破之日的那一舞,傾城公主身著大紅色盛裝,仿佛墮世的千年妖孽。

關於傾城公主的去向卻是眾說紛紜,綜合起來也不過兩種:一說傾城公主是上天派來覆滅東淩的妖孽,功成之日被一位白衣仙人接回了天上;一說傾城公主身中流矢,落在了身後的琉璃火中,被活活燒死,灰飛煙滅。

曆史的鐵輪碾過歲月的風塵,真相如何已不可考。三千繁華都成黃土,東淩王雖然荒謬,終究是一代帝王,無知百姓看到的是傾城公主才是這場傾國之亂的罪魁禍首。

兩百年的政治積垢,血腥鎮壓下勉強維持的統治,東淩傾覆不可避免,曆史不過是讓趙傾城擔了這份罪孽。然精明的史學家雖心如明鏡,卻始終不肯為傾城公主平反。

世人都道是傾城公主的美貌誤了自己,誤了東淩,卻不知北川、西宛七國聯軍雖然打得是誅殺趙傾城這個妖孽為旗號,實則是因為趙傾城當眾點了南風川為駙馬招來了殺身之禍。

東淩、南昭皆是泱泱大國,南風川當眾許了趙傾城皇後之位分明就是暗示兩國強強聯合。東淩近年來東討西伐,征戰不斷,眾小國害怕之餘附身北川、西宛,聯手覆滅了東淩,而南昭自始至終都是袖手旁觀,其陰毒用心昭然若揭。

南昭盤踞神州南地,國力強盛,野心龐大。南風川更是驚才絕豔,故意以皇後之位設陷阱為東淩招來傾國之禍,借他人之手除了東淩這個強大的對手,此計不可謂不毒。

之於南風川,所記得的不過是當初那個十三歲的女孩透過重重人群素手遙指,芳心傾許,而他卻親手將她推入了萬劫不複之地,一支冷箭結束了她年輕的生命。

之於趙傾城 ,所記得的不過是東淩王宮的三千繁華傾覆於一場琉璃火中,在她以為就此結束的時候,卻有白衣仙人從天而降,自此在烈火中重生。

盛世風雲,不過是身不由己。

作者有話要說:

☆、前傳 二(捉蟲)

五年前,東淩王宮。

“東淩戰敗,大王和王後皆以身殉國,公主,我們亡國了——”藍衣宮女額頭貼地跪在趙傾城麵前,悲愴的泣聲回蕩在空蕩蕩的金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