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各環的環境與生態幾乎迥異,雖然從高空俯視而下的百慕是一片如熱帶島嶼般密布叢林,但由百慕陸地深入又是另一番光景。
各環之間有著一個地界屏障,在百慕生物,不對…在不理解或者無以破解百慕規則的生物的視角感官中,百慕並不存在分環。這麼說吧,如果一隻異形誤入進入第三環食物區的地界,在異形的視角中是看到的並非三環內的食物,而是二環的生態光景,類似一種視覺混淆。
那麼會不會誤入呢?答案是否認的,每一道地界屏障幾乎都設立了如鬼打牆一般的模式,會誤導踩入地界的生物兜兜轉轉再次回到自己該在的生態圈。也正因此,才不會產生環環入侵,導致生態一片混亂的情形。
林曜等人雖然視覺會被混淆,不過卻並不會如百慕生物一般進入鬼打牆狀態,其翻越地界之時會入進入一麵水牆一般,翻越過後,便是所到環的風景。
“為了什麼呢?讓人類進來送死?”林曜將食材裝入口袋中,問道。
“你們覺得百慕像什麼?”秦亦開口淡淡問道。
“試煉場?一關一關往裏麵打,越是深入,難度越大,不過也有像三環一樣如同可以補給的驛站區域。”林曜想也不想,答道。
“遺跡。”蕾彌卻是點了點紅唇,道。
“遺跡?盜墓小說那種?”辛律不解撓了撓頭,道。
遺跡和墓穴不同,墓主人自是不希望外界進入其中,而一般的陵墓不過是陪葬品一類,不論異能人士或者平凡人,進入其中皆是為了得到陪葬品或者了解墓中的秘密,籠統點來說,墓穴這種地方隻需要有經驗就可以進入,而遺跡不同。
遺跡,其分支有許多,遺址,遺墓等,凡古時留下的,基本都能被統稱為遺跡,隻是蕾彌等人口中的遺跡之意,是遺留下的奇跡之地,這是先人故意留給後人之物,隻是並非人人都可以隨意進出遺跡,遺跡中有著先人留給後人的饋贈,其可能是某件神器,或者擁有大能的功法,亦或者世界的驚人秘密,不論是哪種,都是驚世駭俗之物。
“要想取得遺跡中的先人饋贈,首先要通過先人布下的考驗。”
而不同的遺跡也有不同的規則,有些遺跡中僅隻一件先人饋贈,這遺跡可能要經曆重重困難才能取得饋贈,或者隻是一個簡單的考驗便可獲得,這取決於留下饋贈的先人;但也有許多遺跡有著數件乃至數十件饋贈,而需要得到這些饋贈,則需要完成各個饋贈的考驗,也有可能單個考驗獲得複數的饋贈,這些也都說不準。
“這麼一說…確實很像,幾乎每一環都有著奇珍異寶。”將最後一顆果實收進口袋中,林曜站起身點了點頭,道。
“秦亦哥哥的許多遠超這個時代的科技技術都是從遺跡中獲得的呢。”唐迦小口吃著蛋糕,笑道。
“超越這個時代的…科技?不是,遺跡中會有超過這個時代的科技?我們這個時代不是…”林曜有些茫然,道。
“不是應該是最為先進的時代?”見林曜點了點頭,秦亦扶了扶眼鏡,繼續說道“的確,這是常規認知,人類文明由石器時代,到之後的紅銅青銅時代,又迎來了以鐵器鍛造工具的鐵器時代促進生產力發展。”
“資料記載極少的黑暗時代,而後道工業革命前後的啟蒙時代,第二次革命帶來的蒸汽時代,十九世紀的電氣時代,另外還有原子時代以及信息時代。隨著時間與科技發展,人類的科技水平的確有著相當的進步,不過…地球存在的時間有多久了?”
“四十多億年。“唐迦微笑接過話茬道。
“是了,地球存在了四十多億年,而最早可考證的追溯期是200萬年前,這兩百萬年相對這40多億年可謂九牛一毛,人類僅憑短短200萬年就足以成為地球的主宰嗎?”秦亦眼神突然有些狂熱,道。
地球有許多未解之謎,之所以未解,是因為科技水平不足以解開。不論是地質,亦或是許多生物學奇觀皆是如此。早期恐龍也不過距今6500萬年,那麼…這40多億年中,地球上就沒有產生其他高級生命體嗎?衍生出人類這般的生命體,真的需要花費40多億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