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2 / 3)

一種從靈到肉你都無法控製的感情,愛不可預計,不可預防,你愛了,就愛了,道德也好,不道德也好,你都無法控製。你能控製的是你的行動,但愛的感覺你是無法控製的。  愛一個人,卻又跟另一個人守在一起,那種痛苦是難以形容的。沒有一個人值得你愛,你可以平靜地跟一個愛你而你不討厭的人湊合,但如果這世界上有一個你愛的人,而且他也愛你,那你跟另一個人的湊合就可以是致命的痛苦。  這些年跟周寧這樣死死地守在一起,與其說是因為愛情,還不如說是因為習慣和麵子,再加上一些錯誤的觀念,比如認為離婚就是一種失敗,離婚的人肯定是有問題的。又比如認為誰提出離婚,就是誰不要對方了,而那個被人不要的一方就貶值了,就沒麵子了。  從前害怕離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傷害孩子。楊紅有一個最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周寧的兄嫂離了婚,而他們的孩子隻讀了個中學就輟學了。當她把這個例子講給海燕聽的時候,海燕笑她說:“我可以把你這種思維當作一個經典例子講給我的學生聽,就是一看見兩件事前後發生,就認為中間有因果關係。周寧的兄嫂離婚和他們的孩子輟學,隻是兩件前後發生的事,中間有沒有因果關係,還不一定。  “如果跟你說的那樣,周寧的兄嫂都隻讀了個中學,兩口子愛打麻將,又經常吵鬧,最後嫂嫂跟人跑了,這才離了婚。那麼就算兩個人不離婚,他們也沒心思教育孩子,孩子可能還是隻能上個中學,說不定更糟。就算他們的孩子是因為父母離婚才荒廢學業的,也隻是一個個案,不能說明離婚家庭的小孩就個個會荒廢學業。”  海燕說著,伸出手:“把你的統計數據拿來我看,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是因為父母離婚而荒廢了學業的。”  “我哪裏有什麼統計數據?就這一個例子,這一個例子還被你駁倒了。”  “沒有統計數據,怎麼就輕信了呢?即便有統計數據,你都要問一問,統計數據是怎麼樣得出來的。像離婚這種社會現象,你不能像做科學實驗那樣,抽出各方麵一模一樣的兩組人,控製所有其他因素,隻讓一組離婚,而另一組不離婚,若幹年後,再來統計兩組當中,有多少小孩荒廢了學業。如果是那樣獲得的統計數據,可能是比較可信的。”  楊紅想象了一下,說:“那好像是不可能的,誰願意把自己的一生拿來做這種實驗?”  “所以說報道離婚對小孩影響的文章不可能是基於這種統計數據的,隻能是找一些離婚的家庭,一些沒離婚的家庭,盡可能的讓其他因素相同相近,然後分析研究離婚對小孩學業的影響。如果不注意,離婚那組找的都是周寧的兄嫂那樣的夫妻,結論就會是離婚嚴重影響小孩學業;如果離婚那一組找的全是愛因斯坦那樣的人,那你的結論就會是離婚成就小孩學業。”  楊紅忍不住笑起來:“哪有那麼多愛因斯坦?還不知愛因斯坦跟他老婆離沒離呢。”  “我不舉這麼個極端例子,怎麼能把道理說清,把你這種人說服呢?”海燕笑著說,“你應該去學統計,學兩天後,你就從聽什麼,信什麼,變成聽什麼,不信什麼了。像你上次說西邊沃爾瑪的葡萄比東邊沃爾瑪的葡萄甜,我第一個想法就是跑到兩邊的沃爾瑪去,大麵積抽樣,再做統計分析,因為你每次隻去一個沃爾瑪,連比較都沒做,你比的是上星期的東邊與這星期的西邊,怎麼能得出那個結論呢?”  楊紅說:“其實我什麼統計數據都沒有看到過,連報道離婚的文章也沒看,●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