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所搜集到的情況,市局領導決定聯合經偵、刑偵成立專案組。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獨立案件,這四個嫌疑人身上肯定還有許多秘密。
四名嫌疑人的身份已經確定。著便衣的平頭男子叫李某平,時年二十八歲。北京某航空研究院子弟,無業。長期從事股票買賣且頗有斬獲,有“短線快手”的稱謂。給人印象是精於計算、長於謀劃。應該是四人之中的主謀,負責現場掌控和調度。
穿製服的其中兩人候某和陳某與李某平是同一個家屬院子弟,均為二十七歲。兩人是同事,同為北京海關報關員。但分屬不同小組,應該是此案中負責采集作案對象信息的。候某是大貨車的副駕駛兼職攝像。陳某是大貨車專職司機。
另一個穿的製服男子是研究院宿舍對麵某師範大學家屬院子弟圖某,二十八歲,無業。案發前兩年剛從部隊複員,是小車駕駛員兼職驗貨和開罰單。具有一定的反偵察能力。
在專案組成立之前,幾位經驗豐富的老刑警建議暫緩審訊,以放鬆目前四名嫌疑人緊繃的神經,打亂其節奏。並分開關押,隔絕彼此間的聯係。四人中隻有李某平曾有暴力傷害和盜竊的案底。
根據經驗,一般有過案底的嫌疑人即使在看守所內也有一套自己的勾連交通的手段。應該分到不同的看守所進行拘押。所以隻是將李某平拘押在市局看守所,其他三人分別拘押到東、西城及朝陽看守所。
其間從熟悉幾人的社會關係開始進行深入調查,進一步了解其成長經曆以做到知己知彼,為審訊尋找突破口及佐證依據。了解過程中發現四名嫌疑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四人居然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出身,而且是父母雙方都是。
嫌疑人李某平、候某、陳某三人是發小,彼此熟悉且相互信賴。四人都在同一所學校畢業,從初中到高中,關係親密。依過往經驗,有過暴力犯罪史的人一般不會犯偷盜罪,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表征。
有意思的是李某平的偷盜案件的實施對象居然是候某家,現場沒有暴力入侵的痕跡且兩家住在同一棟樓,隻是單元不同。李某平應該是替候某頂罪,而候某是自盜自家。對此大家做出了較為一致的判斷,看來侯某可以作為本案的一個突破點。
專案組馬上調集人手對候某加大了調查力度。這時候負責勘察大型貨車的另一組警員又提供了一個細節:這輛無牌照的大貨車在車門和車廂處都貼著‘’海關查封‘’的做舊封條,使這輛車看起來就像是一輛已被罰沒的贓物。這些點滴細節更證明了這起案件的策劃和掌控者,是一個在細節方麵幾近極致、追求完美的人。
案件的卷宗到這裏就結束了,後麵的內容應該是薛姐根據老師的要求拿掉了。羅醒了又看了看檔案裏內附的清單列表,發現後麵應該是幾個嫌疑人的審訊紀錄和錄音,以及預審人員做的審訊方案和審訊重點。
卷宗的最後備注一欄,有薛姐對此案的總結和建議:該起案件從計劃籌謀到實施過程堪稱完美,應該屬於高智商犯罪。其中,預設信息的采集隱蔽巧妙;對被實施人的心理把控準確到位且邏輯組織嚴密。但實施過程中並無其他後續的包括含有高技術化、智能化等輔助手段,應屬於初級的高智商犯罪。
建議對該案的主要策劃人在其刑滿釋放後進行長期監控,並針對此種類型案件建立單獨檔案進行歸納。此案偵破過程有運氣成分,建議係統內部加快設備更新、提高監控手段。並引進西方的先進教材加快培養具有專業素養的偵辦人員,以應對伴隨高速發展的新技術革命而來的高智商犯罪率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