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忙碌的三天,羅醒了和薛姐以及師兄傅秋白,三人一起來到了李伯駒的辦公室。李伯駒背著雙手站在窗前,看著窗外沒有回身。窗外是光禿禿的小廣場,隻有陽光下的熱浪在蒸騰的翻滾著。
“醒了,佟素素的案子總結完了嗎?說說你自己的意見和得失吧。”半晌,李伯駒開口問道。
“好的,如果有什麼不當的地方,還望師兄和薛姐多多指正。我先說說我的參與經過吧:在注意到曹勒平特異的死亡狀態後,我將佟素素定為了本案的第一嫌疑人。當時沒有具體的證據,原因和方法也不確定。所以一開始隻是類似直覺的判斷。
現場的房門敞開著,應該是嫌疑人離去時故意為之。其目的是可以促成曹勒平的死亡現場被盡早發現。因為在嫌疑人完成實施犯罪的過程中,並沒有發出任何可以驚擾到他人的聲響。而後偽裝成倉促離開時的疏忽,其目的肯定是另有企圖。
但恰恰是這個刻意的偽裝,才使我更加堅定的將懷疑對象鎖定為佟素素。設想一下,如果不是長期的居住於此的人,是不可能知道周圍鄰居的起居習慣的。即使是經過長期的外圍觀察也不一定能夠確定,更何況還要適時地加以利用。
佟素素具備在那種比較極端的環境下,悄無聲息的接近並殺死曹勒平的條件。劉二莊的意外闖入雖然給她造成了一定的麻煩,但也使她偶然間發現了一個更加完美的擺脫嫌疑的契機。如果計劃巧妙,劉二莊會成為完美的替罪羊。
我當時雖然不知道佟素素急於殺死曹勒平的原因,但我想嫌疑人如此操作的目的是為了縮短案發時間,同時也縮短了劉二莊的逃跑時間和機會。從而使警方可以盡快的抓捕替罪羊並盡早結案。隻有這樣才不會影響到即將到來的拆遷登記。而這一點也恰巧符合佟素素的個人利益。
隨後為了驗證我的推斷,我在醫院近距離的觀察了佟素素。我發現佟素素雖然身材嬌小,但力氣很大並且很會使用巧勁。性格沉穩果斷,是那種見慣了生死的從容不迫。因此驗證我的推斷的基本條件已經符合,下麵就是取證的環節了。
我在醫院的東門附近找到了一條隱蔽的小徑,這條小道直通分割了醫院和鐵路局宿舍區的西直門外大街。而且西直門外大街最初的地下通道設計的並不合理,也不能說不合理,隻是這條地下通道是按拆遷後的規劃預先設計的。
因此這條地下通道,對於當時東側小區的居民們來說利用率並不高。加之後來臨近小區已經拆遷,所以這條地下通道幾乎被人遺忘了。而進出現場選擇不同的路徑,雖然增大了出現紕漏的概率,但符合佟素素膽大心細的職業素養。並且可以起到很好的隱蔽作用。
我再說說我的疏漏和失誤:現場的窗簾因其堆放的很符合現場的情況特點,加之沒有留下什麼明顯痕跡所以被忽略了。現場的公共衛生間堵塞,因為宣紙的分解特點和手紙近似,而且沒有明顯的聯係線索所以也被忽略了。
這還是比較明顯的證據鏈,至於未發現的隱藏的證據更多。雖然這是我第一次半獨立參與案件調查,但造成這些失誤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太自以為是的想當然了。對環節缺乏有效的梳理,沒有條理性也未及時進行有效的溝通。
如果我早一點兒知道佟素素的殺人動機,那麼佟素素有可能在被殺之前就已經被我們控製了。而且現場那幅曹勒平的藝術照,雖然當時覺得很突兀,但是由於我沒有接觸過之前的紅酒案,所以,所以?我目前就總結這麼多吧?”對未知的信息不能隨意的作出假設,這是原則。羅醒了說完,看著依舊注視著窗外的李伯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