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的新衣(1 / 2)

最終,玉帝的草廬之行,不但雲開雨收化解了嫌隙,還把大婚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說起來,知月反倒是所有人裏最放鬆的角色,因為她隻要點個頭,等著美美的做她的新娘子就好。

可忙壞了玉帝和研禮的眾位老臣,整日在禦書房開小會。

若按舊例,皇帝大婚必須要在登基之後,那麼就要先舉行登基大典,再辦婚宴。

然而,知月還要先獲得道祖之徒的資格,一方麵是新君入朝的硬性要求,另一方麵也是與慕染雲的師徒關係做個了結。

所以,向老君行拜師禮是第一步。

老君的意思是一切從簡,就讓知月帶上四樣小禮,直接到兜率宮給他磕個頭,就算是收下她了。

可知月和慕染雲都不同意,兩人心裏清楚,老君是他們的大恩人。

若是沒有他老人家出麵,接過“師父”這副擔子,他倆這輩子都別想湊成一對兒。

所以說,不但這拜師禮要隆重,還要請老君為他們主婚才行。

玉帝也讚同他們的提法,要論德高望重,天宮之內非老君莫屬了。

不過這樣一來,收徒、登基、大婚,短期內天宮就得安排三場大宴,群臣賓客舟車勞頓不說,辦喜事的日子還得往後延。

本身女帝登基這件事便是無古可仿的,如何妥善安排新帝的男後宮們,已經是給研禮的眾臣出盡了難題。

時間緊迫,諸事繁雜,難免有所錯漏,最後玉帝拍板,幹脆三件事一次過,早間拜師,午間登基、晚間大婚。

如此一來省時省力,可謂是皆大歡喜。

接下來隻要訂下日子,擬好賓客名單,傳信六界諸君前來觀禮就齊活了。

按民間習俗,閨女大婚當娘的必須在場,可楊氏隻是一界凡人,上不得天。

知月便和玉帝商量,婚禮的第二天,回半山草廬再辦一次,也好讓逍遙的同門過來熱鬧熱鬧。

大事都定來之後,知月便開始了天宮和草廬兩頭跑的日子。

本來她去天宮學禮學政,玉帝已經給她安排了專人伺候,也有暫住的宮室。

可她想著今後常駐天宮,與娘親在一起的機會肯定要少很多,便想趁現在多陪陪她。

楊氏並不知道女兒如今身份貴重,全當是要嫁去公侯之家。

每天興高采烈地張羅著嫁妝,晚上閨女回來,便拉到自己房裏一塊兒住,順便說說體己話。

一晃半個月就過去了,這段時間知月忙的暈頭轉向,本以為可以做個甩手掌櫃,一切交給玉帝便萬事大吉了。

可大叔偏要她現在就跟著參與政事,即便是不懂也要坐在簾子後麵聽,聽完還要預寫奏折讓他批改。

整個一個書齋老夫子的做派,一點兒情麵也不講,稍有憊懶便要打板子挨訓。

下午還得去王母那邊,試喜服花冠,學習禮儀。

王母待她倒是極好的,說她清瘦,常給她準備些好吃好喝的。

隻是那些禮服、頭飾實在是太重、太繁瑣了,她生性不喜裝扮,每天被那些女官折磨的齜牙咧嘴。

她們還在一邊偷笑,知月心中暗想,等她掌權之後,這些近侍都要換成男子,丫頭片子嘰嘰喳喳的招人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