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陪小析析。”
陳蔚然意味深長地點點頭,“劉叔叔這人不錯啊。他在這兒幫了你不少忙吧。”
周美茵點點頭,“現在有些菜我幹脆都交給他了。比我一個人的時候好多了,以前我做的菜不多,早早地就賣光了,那些下班的街裏鄉親都買不到,你劉叔叔確實幫了我不少。”
陳蔚然又神情複雜地點點頭,“哎,對了,我聽說劉叔叔老婆去世好多年了吧?”
周美茵納悶:“你瞎打聽這些幹嘛?你們還小的時候,他老婆就去世了,這麼多年過去了,你們都這麼大了,劉建軍還是一個人。”
陳蔚然微微一笑,“媽,你倆這不挺合適的麼?”
周美茵的臉刷的一下的就紅了,“臭小子,你說什麼呢!”說罷,周美茵就離開了廚房。
周美茵整個下午都在析析在院子裏玩,陳蔚然家居住的是個普通的四合小院,三麵都蓋了房子,小院的一側擺著不少花草,周美茵年輕的時候就喜歡擺弄這些花花草草。
她坐在板凳上,小虎跟著析析在院子的花叢裏來回地跑。
隔了老遠都能聽到陳蔚然家的小院子裏傳出來的歡歌笑語。
=======================
作者有話要說: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陳蔚然可沒這麼清閑,好不容易從鋼筋混凝土的森林裏逃了出來,他可有好多地方要去。
雖然此處祖國的東部沿海,距離經濟發達的青城也不過一百公裏,可是桃源縣城這麼多年依舊保持著獨有的祥和與安寧。
桃源縣地勢北高南低,北部是丘陵梯田,南部主要是居住區,桃河自北向南緩緩流經桃源縣,千百年來,桃河以其獨特的饋贈養育了一批又一批桃源人。北部的農業區不僅是種糧食,桃子也是桃源縣很有名的土特產,桃河不遠的山穀兩岸,皆是大片大片的桃林。每逢春季,桃花漫山遍野,吸引了不少外地的遊客。
陳蔚然有時候心想,要是能在這裏辦一個農家樂,倒也不是個壞主意。
可知易行難,陳蔚然有了兒子考慮事情也開始追求安穩,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陳蔚然現在所在的工作單位收入確實不錯。
陳蔚然漫無目地溜達,來來往往的鄉親們都笑著跟他打招呼。在背地裏都對這個青年感到佩服,似乎能在那樣的家庭環境下混到今天這樣,也的確證明了陳蔚然的能力。
沒過多久,陳蔚然就來到了母親的小店。
母親小店位於桃源縣的大集上,對於桃源縣來說,這裏怎麼著也能算得上CBD。
小店生意不錯,可能是周末的原因,小店門口慢慢地排起了長隊。
都是些家常肴菜,炸雞炸魚炸肉,鹵肉製品,還有風味的小菜,價格不貴,還幹淨衛生,桃源縣的街裏街坊的都習慣了來到這裏買些東西帶回家吃。
店裏隻有劉建軍一個人在忙,這些菜他準備了一天,就是等著下午飯點兒的空兒能夠賣出去。
見陳蔚然來了,劉建軍笑著招呼他,“蔚然啊,你怎麼來了?你去裏麵坐著,我這忙完了就過去。”
陳蔚然一向不是個閑人,看劉建軍這麼忙,他怎麼能袖手旁觀。
陳蔚然去水龍頭上洗了洗手,就開始幫忙賣菜。
陳蔚然負責包裝收錢,劉建軍則掌大勺,倆人配合默契,小菜賣的很快。
可是肴菜店的生意遠比陳蔚然想象的還要火爆,也就剛過五點,劉建軍就關門收攤了。
劉建軍洗了洗手,就去裏屋給陳蔚然拿茶葉,“蔚然啊,幾點回來的?”
陳蔚然主動接過劉建軍手裏的茶壺,倒上熱水,“中午到的,析析這孩子賴床。”
劉建軍憨笑,“小孩子都這樣,析析還好吧?我有些日子沒見到他了,估計長了不少。”
劉建軍又絮絮叨叨地跟陳蔚然寒暄了一會兒,問問生活方麵,又問了問工作上的事。
陳蔚然:“對了,劉叔,您和我媽別太忙!也要注意身體。”
劉建軍給陳蔚然倒了一杯茶,“你媽說了,現在不擴規模,每天就做定量的菜,賣完了就關門休息,累倒是不累,就是你媽心情不好。”
陳蔚然和兒子一回來,周美茵就樂不可支,陳蔚然竟也忽視了。
“劉叔,怎麼回事?遇到什麼事兒麼?”
劉建軍歎了口氣,“哎,還不是你小姑。”
陳蔚然眉頭一皺,聽到小姑的名字他就頭疼。“她又做了什麼?”陳蔚然的小姑是陳蔚然奶奶最小的女兒,從小嬌生慣養,長大後嫁了個工人,小姑這人愛占小便宜,做事不肯吃苦,這些年家庭條件一點也不好。
“前幾天,你小姑來店裏找你媽,說是要來談談分家的事情。”
“分家?奶奶不是二十幾年前就分家了麼?”陳蔚然不解,老一輩孩子五六個,住都住不過來,哪有什麼家分,都是他們自己獨立出去單過的。小姑因為是小女兒,所以結婚晚,一直住在陳蔚然奶奶家,直到老太太去世了,那房子也落到了她的手裏,要分家也是找她分,她憑什麼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