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很知足了。他開心地衝兒子笑,心想,等回家還是要趕快把這個消息告訴陳蔚然。

.

陳蔚然到達桃源縣的時候已經接近十點了,他先回了家一趟。此時,周美茵還沒去店裏,正在家裏準備今天要賣的小吃,沒想到兒子竟然回來了。

陳蔚然給周美茵交代了此行的目的,當然他已經辭職的事兒也一並說了,周美茵表示鼎力支持兒子的創業,當然孫子能回來她更高興。

周美茵問兒子啥時候回去,陳蔚然算了算時間,要辦完事情怎麼著也得明天。

周美茵一聽急了,“析析咋辦?把他一人兒撂家裏?”

陳蔚然趕忙說,“怎麼會呢?我讓朋友幫忙看著。”

周美茵不放心,“什麼朋友啊,析析這孩子沒離開過你,你早點辦完事就回去得了。”

陳蔚然補充道,“我讓鄭驍武陪他住一晚,析析跟他處的很好。”

周美茵一聽鄭驍武的名字頓時笑逐顏開,“小鄭在看著他啊,那我就放心了,這孩子靠譜。”

陳蔚然一臉黑線,看來鄭大少在他家很受歡迎啊。

陳蔚然沒再在這邊耽誤太多時間,周美茵一聽要給孫子辦轉學,也是相當迫不及待。

出了家門,陳蔚然就直奔二叔陳維軍家裏了。

陳蔚然的父親姊妹六個,他排老三,陳蔚然上麵有一個大伯,一個大姑,大伯年事已高就跟著兒子去了南方養老,也就過年回來一次,大姑嫁的不遠在臨縣,大姑平日裏來桃源這邊也是直奔小姑家裏,陳蔚然父親死後,與大姑家也疏遠了。唯一跟陳蔚然一家走得近的是他的兩個叔叔,二叔陳維軍,現在桃源縣開了個紙箱廠,效益還算不錯,二嬸羅美珍在縣裏的教體局,是個實打實的事業單位,待遇不錯,二叔一家過得相對富裕一些,他從小對陳蔚然很好,陳蔚然家裏最困難的時候,二叔二嬸沒少幫他們,陳蔚然都記在心裏。小叔陳維洲不比陳蔚然大多少,現在一家知名的外企做進出口生意,小叔雖然很少回家,但是這些年一直與陳蔚然保持著聯係。

陳蔚然事先沒打電話,徑直來到二叔的工廠,幸運的是二叔剛好在家,沒出去跑生意,不然陳蔚然可就撲空了。

二叔的工廠是個大的四合院,三麵是車間倉庫,北屋蓋了幾間小^平房,一家人都在這裏住著。

陳蔚然還沒進門就站在門口喊:“二叔二嬸。”

二嬸羅美珍剛剛將飯菜擺上桌,聽到院子裏有人進來了,就出去瞧,原來是陳蔚然。

“蔚然怎麼回來了?今天不是周末啊?來剛好一起吃飯。”陳蔚然跟著羅美珍進屋。

“二嬸,我今天就是專程來蹭飯的。”陳蔚然開玩笑地說道。

二嬸大笑,陳維軍從廚房裏洗了手出來,衝陳蔚然笑著說,“你小子也不打個電話,讓你二嬸給咱爺倆備上一桌。”

陳蔚然直說不用。

二嬸白了陳維軍一眼,“你這事兒就想到我了。”轉身又對陳蔚然說,“走走走,你難得回來,咱出去吃飯。不在家裏吃了。”

陳維軍也深表讚同。

陳蔚然笑著說,“二叔二嬸,我剛從青城趕過來,就是想來看看你們,咱就在家裏吃些家常便飯就行,我打算晚上請你們吃飯。”

二叔二嬸不約而同地笑了笑。

“那行,你跟二叔坐著聊聊,我去給你們添幾個菜,你倆好好喝點。”

二嬸去廚房裏忙著,陳蔚然和二叔喝茶聊天。

陳維軍問陳蔚然那事兒想的怎麼樣了。

陳蔚然說:“二叔,我打算這幾天就回來。如果現在地基能批下來,開始動工的話,明年春天就能開業了,到時候可以借著桃花盛開把咱們的招牌打出去。”

陳維軍想了想,“批地不是問題,我昨天晚上還和縣裏王書記的說過這事兒,到時候我給你辦下來就行。”陳維軍當過兵,以前部隊裏的戰友很多都從了政,有的在政府部門,有的在稅務係統,最高的有去省裏的,不過陳維軍一向不喜歡高攀別人,與王書記交好純粹是因為兩人當年在部隊是出生入死的兄弟,這種深厚的革命情感,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換來的。

陳維軍又補充道:“不過我不建議你剛開始攤子弄太大,以後可以慢慢擴張,不能急於求成,前期投入太大就是一種浪費。”

陳維軍說的有道理,陳蔚然也想到這個問題了,他打算先在桃花穀那裏選個好地方,建個農家樂小飯店,主營餐飲與旅遊,不大不小,先做試點,等效益好了名聲打出去了,他就可以以此為基地在周邊輻射推廣,最終實現他的吃喝玩樂一條龍,農副產品與土特產一體化的產業鏈模式。

陳蔚然把這個想法告訴了陳維軍,陳維軍非常看好的未來的發展願景,並且還同意為他入股,給他提供啟動資金。陳維軍說,“做事業要有長遠目光,我這輩子小打小鬧沒什麼成就,蔚然你得好好幹,大膽去幹,遇到事情有你二叔呢。”

陳蔚然聽二叔這麼一說自己也信心大增,他說:“二叔,我有兩件事情還得麻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