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北風《詩經·國風·邶風》
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宰相王安石之子王雱清明春遊時偶遇翰林學士龐公之女龐荻,一見傾心。王安石知情後擅作主張為子求婚,龐荻遂嫁入王家。但王雱自幼體弱多病,身有隱疾,不能行夫妻之事,婚後利用少女龐荻對初夜的恐懼心理將此情刻意隱瞞下來。隨後兩人過了一段融洽的神仙伴侶般的生活,直到兩人感情日深,兩情愈發繾綣時隱情終於暴露,王雱的自尊瞬間坍塌,王安石令龐荻獨居樓上,二人從此痛苦非常。
神宗皇帝趙頊與岐王趙顥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頊激情、叛逆,從小就有大刀闊斧地變革國家政策法度以強國的理想。顥則溫和、寬仁、善良,對長輩十分順從孝順。他們的父親英宗在立儲問題上長久猶豫不決,引起頊對顥的不滿與猜忌。他們兩人與曹太後的侄孫女菀姬青梅竹馬地一起在宮中長大,頊與菀姬兩情相悅,但曹太後卻將她嫁給了顥,於是激化了頊與顥的矛盾。頊即位後對顥壓製打擊,顥空有強國抱負卻始終無機會施展。菀姬夾在他們兄弟間左右為難,最後自盡身亡。
趙頊的姐姐舒國長公主嫁給風流倜儻有才華的駙馬王詵後賢惠持家,對駙馬傾心愛慕,但王詵卻偏愛小妾,冷落了公主。小妾恃寵生驕,時常冒犯衝撞公主,後來竟害死了公主的兒子。王詵卻百般庇護小妾,公主一味隱忍退讓,最後憂鬱成疾而死,死後被賜諡號“賢惠公主”。
王安石的幼女雯兒是書中所有女子中最堅強有個性的一個。她聰慧有主見,繼承了父親對權利的欲望和進取的決心。她喜歡立於權力之顛的感覺,卻放棄了入宮為妃的機會,因為不願與別的女人分享一個丈夫。她幫助禦侍朱氏獲得了皇帝的寵愛,朱升為德妃,並誕下了後來成為哲宗皇帝的皇子,雯兒也借此證明了她在後宮中爭權攀升的能力。她最後選擇嫁給了性情軟弱的蔡卞(蔡京之弟),並利用父親王安石的餘威與影響和她在德妃那裏獲得的援助一路輔助他登上了丞相之位,這使她在蔡卞麵前擁有無盡的優勢,蔡卞對她一生敬畏。她的愛情也許不能算是悲劇,但從純粹的愛情角度來說卻也不能說是喜劇。
王雱、趙頊、趙顥、王詵被我戲稱為“汴京F4”。他們都年輕、有才華、有強國理想,甚至都很英俊瀟灑,但在政治上都遭到了原因各異的打擊與挫敗。
王雱是王安石變法的一大得力助手,但性情剛強執拗,主張以嚴酷的法製手段鎮壓反對變法者。他深愛龐荻,理智使他欲為妻子牽線,將她另嫁於岐王顥,但因此而生的強烈嫉妒和深重的自卑感又令他下意識地對妻子進行著精神虐待,婚姻的不幸使他變得更加暴戾,以極端的手段打擊背叛他父親、想取代王安石拜相的呂惠卿,結果引起呂的猛烈反擊,攻擊王安石父子欺罔聖聽,使皇帝趙頊徹底喪失了對王安石的信任。王雱因此倍受打擊,而最後龐荻的離去終令他精神與身體均完全崩潰,寫出一闋《眼兒媚》後吐血身亡。王安石亦因他的死而心灰意冷,辭官隱退,變法於是進入低潮。
趙頊即位後任用桀驁清高、觀點新銳的王安石進行以理財為中心的變法,希望以此強國富民,改變國家貧弱受契丹西夏威脅的局麵。但王安石變法主要侵害了大地主的利益,他們父子對反對變法者實行的鎮壓措施又激化了與舊黨的矛盾,於是朝臣分化為兩黨,趙頊初完全信任王安石,但後來在變法弊病凸顯後又欲用舊黨勢力來牽製王安石,在新舊黨之間搖擺不定,最後終其一生也沒收到他預計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