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1 / 2)

暮煙暗淡了的光線中默默對視,而彼此的身影都已變得支離憔悴。

龐荻淡然一笑,道:“我沒事的。”此後二十年中,她再沒掉過一滴眼淚。

他們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相互扶持,相互珍惜。顥的封號從岐王依次被徙封為雍王、揚王、徐王、冀王、楚王,冊拜司空、太師及出任淮南、荊南節度使,官爵一次比一次尊貴。元祐初,顥再次申請出宮外居,於是哲宗趙煦下旨賜汴京鹹宜坊第一區給他建王府,榜上題字曰“親賢”。因趙煦感念他不奪帝位之恩,並對他的人格品行十分欽佩,所以待這位二叔異常優厚而恭敬,每次顥入宮見駕,趙煦都會畢恭畢敬地向他行家人禮。顥仍以寵辱不驚的淡泊心態麵對著這一切與皇兄在世時截然相反的待遇,對一個兩度放棄皇位爭奪的人來說,真正看重的早已不是權勢榮華,他更願意以很認真的態度與他的妻過著安寧平靜的生活。

他們生了三個孩子:晉康郡王趙孝騫、永國公趙孝錫和儀安郡主趙莘荑。

某春日午後,孝騫在王府花園中練習騎射,而孝錫和莘荑則在另一側玩著小孩們的遊戲,龐荻閑坐在花園亭中溫柔地看著她的三個孩子,在顥輕輕走過來把一襲披風披到她肩上時,她抬頭對他微微笑了笑。

顥在她身邊坐下,凝視她許久後忽然問:“荻,你快樂麼?”

她輕歎道:“我有什麼理由不快樂呢?”

顥說:“可是如今的你無論喜憂都不會落淚,像是突然少了一種感情。”

她淺笑道:“因為如今的我很幸福,自然無淚可落了。”

這時孝騫一手執弓箭、一手揮柳枝欣喜地跑了過來,朝他們喊道:“父王、娘,看,我可以百步穿楊了!”

龐荻含笑拉他坐下,以素巾拭了拭他額上的汗,再轉頭對顥說:“你看,我們的兒子越來越像你了。”

後來高太皇太後染疾,顥每日入宮探視並親自侍侯母親用藥,但高太皇太後的病沒好,顥卻因此染上了重病。拖到紹聖三年,顥的病日益沉重,且不說家人如何憂慮,連皇帝趙煦都憂心如焚,頻頻親自帶著禦醫前往王府視診,並差人在王府日夜守侯,一早一晚入宮稟奏最新病情,但聞顥有小愈跡象趙煦便喜形於色。

紹聖三年九月,顥病至彌篤。一日深夜龐荻坐在他病榻前看著他正在逐漸失去生氣的容顏,刹那間淚如雨下,顥聞聲緩緩睜開眼睛,微笑道:“你又會落淚了。我原以為你二十年前已流盡了一生的淚。我用半生的時間換回你這一泊熱淚,卻也不冤了。”隨後又將兩個兒子喚過來,囑咐道:“父王走後,你們要全心照顧你們的母親,不要讓她再有絲毫煩惱。”

孝騫與孝錫跪著含淚答應。

龐荻凝咽著握他的手,說:“顥,不要離開我。”

顥歎道:“對不起,本來我是想親自照顧你過完以後的所有日子的。”稍後又依然尋回恬淡的微笑,對她說:“你不要太難過,想開一些。東坡居士有兩句詞寫得甚妙: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是夢。”

他瞑目逝去,時年四十七歲。趙煦聞訊趕來哭拜,輟朝五日,並為他服喪,尊其諡號為“榮”,命陪葬於他的永厚陵。徽宗趙佶即位後又進封顥為吳王,史稱“吳榮王”。

徽宗崇寧二年清明傍晚,晉康郡王趙孝騫的革輅車輦從外駛回,停在了鹹宜坊第一區吳榮王府的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