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山人自有妙計(1 / 2)

蓮花港最初也是一個古港口,不過在後世擴建得越來越大;辛螺十分肯定地點了點頭:“能建!不能建,我賠償你空來一趟的人工損失!”

見辛螺十分肯定,再一聯想到剛才辛螺一時激動脫口而出的“這裏絕對能建港口!”那句話,陳延陵深為懷疑那個曾經暗中教授辛螺的高人可能天文地理無所不精;既然這裏確實可以建港口的話——

陳延陵眸光微深:“那七小姐估計這裏每年海鹽的產量會有多少擔?”

大燕一擔為一百斤,按辛螺之前最最保守估算的五千噸,最起碼也能產十萬擔。實際上這一片大荒灘麵積很大,要是建出的鹽田多的話,估計產量達到二十萬擔也沒問題。

不過辛螺答得還是比較謹慎:“保守估計每年能產十萬擔,做得好的話,十幾萬擔也有可能。”

看出辛螺說得保守,陳延陵心頭不由一震;就是如今大燕的主產鹽區青州池鹽,一年也不過三十萬擔之數,別的沿海之地也有幾處小鹽場,卻是要煮海為鹽,不僅消耗了周圍大量的樹木,而且產量也就是零星幾萬擔的樣子……

陳延陵跟辛螺說的他家入股,實際上是想回稟燕皇,由大燕朝廷來入股。

就算豐穀鹽田的產量折衷取十五萬擔之數,每年能多增加十五萬擔的鹽利,即使是隻占四成,每年也能多得二十多萬兩銀錢的收益,而且還是源源不斷!

其實陳延陵心裏更傾向於第二種合作方法,雖然在前十五年中,大燕這邊的得利會少三分之一左右,但是時間越長,大燕的得利就會越多。

此外,第一種方法是辛螺的人管理鹽田,第二種方法是兩家共同管理鹽田,有了這共同管理,還愁學不會辛螺說的那個“天日風力曬鹽法”?以後大燕別的海濱鹽場就不用花費大量的燃料去煮鹽了!

心裏飛快地算了算,陳延陵加了一點籌碼:“如果是第二種合作方法,我家裏要跟你這裏分潤四成半,為了表達我家的合作誠意,我家可以運人過來,幫你把笠山峽穀那條路修整出一條車馬道!”

聽到陳延陵居然還要加半層利潤,辛螺秀眉一豎正要反駁,聽到陳延陵附加的那個條件,不由又有些猶豫起來。

豐穀建了鹽田以後,為了方便她對這邊的管理和控製,道路是肯定要建好才行,可是別處倒也罷了,就是那處笠山峽穀,人隻能牽馬在穀底崎嶇艱行。

以後豐穀產了鹽,她還想依托陸路運輸的話,這笠山峽穀就像是咽喉被鎖死了一樣,絕對會大為影響。

要是陳延陵能夠把笠山峽穀這條路修通,這不光是一年兩年的事,可以澤惠後代很多年,即使在後世,也是說的“要想富,先修路”呢。

辛螺一咬牙就決定了:“成,但是笠山峽穀那條路,你得在一年內給我修通!”見陳延陵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又有些不確定地多問了一句,“你真能在一年內修通?你打算怎麼修?那可是要能通行馬車的車馬道!”

過來的時候,陳延陵就注意過笠山峽穀的地形。峽穀是鬥形,山勢斜斜往兩邊分開,最底下的峽穀是最細的部分,因為裏麵有很多巨石,這才阻了通路。

大燕火器營已經研製出了一種新型黑火藥,命名為炸藥,可以開山炸石,隻要定好用量,把底下峽穀的攔路巨石全部炸開,碎石和土夯實填充路基,整石運出來修建港口,倒是兩相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