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武器(1 / 2)

物產不豐,物力惟艱,因而乍得佳品,誰不會感慨萬分呢?

溪州偏僻貧窮,一個普通的白瓷碗都尤其顯得珍貴,哪怕破成了兩塊,也是要找補碗匠搪好箍好繼續用的;更別說現在還燒出來這種上好的白瓷碗,跟辛螺在現代時空中用的那些好骨瓷也沒什麼差別了,也難怪剛開窯的時候,彭瑜會激動得手打滑。

一想到那個被摔碎的白瓷碗,辛螺就想起了當時一時起興請陳延陵幫她琢弄出來的瓷珠手串。

當時隻是一時心性,過後戴了幾天新鮮,因為做事不方便,就把那瓷珠手串收入首飾匣子裏了,這會兒想起來,倒也覺得挺有意思的,辛螺順口就多說了一句:

“對了,彭二哥,你還可以看看做些什麼粉彩的瓷珠串,或者瓷飾壓裙、筆山、鎮紙之類的,或許也會有人喜歡呢?不過具體的我也不懂,你跟茹師傅斟酌著商量吧。這些瓷碗倒是可以在我們溪州這邊低價賣著。”

一般像這些小玩意兒,隻要東西精致小巧,小姑娘家以及一些文士都還是挺喜歡的,也算是多一些產品種類吧。

好好的瓷土不燒成有用的碗碟,而燒成那個不實用的梅瓶,彭瑜已經覺得很不以為然了,辛螺還說要燒成小女孩家家玩的飾物和那些酸書生的擺設——就更讓他有些不可思議了。

而且溪州太窮,這瓷碗燒得這麼漂亮,要拿到大燕去賣,不知道能多賣多少銀錢回來呢!

彭瑜正在想著怎麼委婉地答辛螺這話,站在一邊的茹師傅已經眼睛一亮:“對啊,我還可以試試用玉版照影工藝做些小的物件,指不定就不會出那麼多瑕疵了!”

每一件瓷坯進了窯以後,最後燒出來的結果是什麼,跟窯裏的溫度還有很大的關係。茹師傅雖然帶著人建的是蛋形窯,盡可能地考慮到窯裏放瓷坯的空間了,但是放在窯裏不同的地方,肯定在溫度上就有些不同。

茹師傅開窯時也注意了,同樣的瓷土同樣的手藝,燒出那幾件成品的,正是窯中溫度最高的地方,放在其他地方的瓷坯之所以有瑕疵,很有可能就是因為物件大了,而燒製的溫度又相對不夠。

如果把大梅瓶改成小些的物件,指不定就不會出這麼多殘次品了……

茹師傅是個直性子,想到就去做,轉身就招呼手下的學徒去淘選瓷土了。

彭瑜呆了呆,暗自苦笑。不說茹師傅這風風火火的性子,就是這瓷土是辛螺才發現的,做瓷師傅是辛螺請來的,瓷窯她也占了份子,辛螺就是想燒一窯瓷珠子玩,也沒有什麼使不得的。

看過了瓷窯,帶著人去大山裏頭伐木的彭成亮也回來了,一見辛螺來了,滿臉都是笑容:“七小姐來了!今兒可不許急著走,先在我這裏住上一晚再說,今天我們帶了不少獵物回來,晚上做個野味宴給七小姐接風。”

見彭成亮身後的幾名漢子肩上擔滿了麂子、竹鼠、野雞、野兔之類的野物,辛螺“呀”了一聲:“彭叔這進山一趟是大豐收啊!”

不過瞧著後麵的一隊人肩上就全扛的是剛伐下來的樹,辛螺就有些看不懂了:“不過彭叔你們不是運了那幾車煤過來嗎?還要砍樹做什麼?”

那幾棵樹也並不是很粗壯,長得枝葉青蔥的,砍下來著實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