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行百裏者半於九十(1 / 2)

溪州正在慶賀豐收節的時候,大燕皇宮澄心殿內,一小袋新出的稻米也正擺在了燕皇燕恒的禦案上。

燕恒抄手握出一小把稻米,感受著米粒的豐實,手掌輕輕一鬆,任那把稻米淅淅瀝瀝重新落回了袋子中。

米粒摩擦相撞的沙沙聲,聽在燕恒耳裏,比珠玉相擊的聲音還要動聽幾分;因為攪動而氤氳開的淡淡新稻米香,更讓他情不自禁深吸了一口氣,這才不緊不慢開了口:“這就是皇莊裏新種出的早稻?”

次輔兼戶部尚書薛琅玉連忙躬身答話:“回皇上,正是。除了皇莊以外,還有十州俱推行了早稻種植,業已獲得豐收。”

燕恒輕輕拍了拍手上沾著的些許米糠,示意慶吉將那袋新米拿下去:“告訴膳房,中午就拿這袋米煮了飯食呈上來。”

見慶吉恭敬捧著那袋新米退了下去,燕恒這才轉頭看向薛琅玉:“十州都得了豐收嗎?平均算起來,每畝產穀多少?”

“是,都得了豐收。”薛琅玉急忙應了,遲疑了片刻才繼續答了話,“臣並未讓下麵清算過每畝的產量,不過聽聞最多的一畝產出了八百餘斤早稻。”

要在以前,一畝水田能夠產出五百斤稻穀就足可以讓農家樂開懷了。

因為是推行育秧新法和農耕新術,所以薛琅玉還特意讓人在各州打聽了一下,聽說最多的一畝打出了八百多斤的穀子,立時就把這個數字記在了心裏。

現在果不其然被皇上問到了,雖說沒算過那什麼平均畝產,但是有了這個數字,相信皇上聽了也會很高興的;薛琅玉當即挺著胸脯,口齒清晰地報了出來。

“八百餘斤穀子。”燕恒卻是感慨地輕輕搖了搖頭,“看來那個辛螺所說的‘地三分靠種,七分靠養’,果然還是很有道理。

我大燕良田肥沃,專門派人過去跟她學來了農耕之術,竟然還隻是最多產出了八百多斤穀子……”

都產出八百多斤穀子了,怎麼皇上還是不滿意?隻是再心急,也不能一口氣吃成個胖子啊!薛琅玉連忙上前低聲解釋了一句:

“回皇上,一畝八百餘斤穀子也不算少了,這還隻是早稻,等晚稻也種出來,這一畝田一年下來就是一千六百多斤穀子,常平倉指日可滿哪!”

如果老天肯賞臉,再賜個幾年的風調雨順,那不止常平倉,前兩年被掏空的廣惠倉也能重新填滿……

“你以為隻是朕心急?”燕恒在書桌上翻了翻,將一封密折扔到了跟前薛琅玉,“喏,你看看吧。”

這是一封錦衣衛的奏報,平常這些奏報,臣子們是絕對摸不到邊的。

不過現在既然是皇上發話讓他看,薛琅玉也遵旨將那封奏折拿了起來,隻瞄了一眼,臉色就變了變:

“一、一畝田最高產出一千二百多斤早稻,平均畝產達到了八百三十多斤?這,這怎麼可能?”

“溪州,夏依小小一峒,荒山開田,鑿渠引水,物力維艱之下,卻能克服種種困難,讓早稻的平均畝產達到八百多斤,而我們大燕,卻是最高畝產也不過是八百餘斤!”

燕恒輕輕拍著紫檀禦椅的扶手,悠然感慨,“薛大人,你說我們這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地方,怎麼就比不上那窮山惡水的僻壤呢?

還是說,我們大燕的百姓,雖說當初也是跟夏依同一個祖宗,這麼些年來養尊處優,早比不上時刻處於憂患中的夏依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