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人生長恨水長東(1 / 2)

在幾千年以後,古夏依的地域是一個大聚寶盆,鹽場就不說了,在古夏依大山深處,還開采出了金礦、錳礦和鋅礦等等;但是,那也是有了現代化的大型機械以後。

就現在的條件,哪怕明知道夏依有寶山,不說在哪兒都勘探不出來,就是無意中發現了又能怎麼樣?采也采不出,開采出來了也運不出,運出來了也沒那麼技術和條件冶煉,什麼都白搭。

而且很多大燕人一直對夏依存有偏見,視夏依為蠻荒之地,認為夏依人都是蠻野未開化之人,如果讓大燕人來統治夏依,每一任行政官能做到寬恤愛民、一視同仁嗎?

當初清朝時的乾嘉苗民起義,前後曆時十餘春秋,不僅折了當時清軍的主帥雲貴總督福康安和四川總督和琳進去,還死了三十多名中高級將領,軍資耗銀七百餘萬兩,最後還是采取了“以草捆草,以苗製苗”的法子,才平息了那一場曆時十八年的暴亂。

即使如此,清兵還是修建了後來被稱為“南方長城”的苗疆邊牆,劃分了生苗區和熟苗區,駐紮了不少兵力,層層關卡,重重碉樓地防守……

才經過兩場戰爭的大燕,國庫空虛,如今哪裏有那樣的實力?而現在的夏依,對大燕來說就是一塊沒有什麼肉的骨頭,既硬,又沒必要去啃。

何況辛螺身為現任的夏依土司王,無論是野心還是脾性,對大燕來說都是溫和又安全的,在夏依又頗有聲望;弄死了辛螺,大燕自己派流官管理也好,另外扶持個傀儡上位也好,未必就能穩得住夏依的局勢,一動還不如一靜。

這事兒辛螺和易長安兩人都心知肚明,不必再說出來。包括昨天辛螺跟燕恒說的可以購買雜交水稻的種子一事,也隻是表明了她的友善態度而已。

燕恒未必就敢來買,就是來買,辛螺也肯定會把一級種子自己留著,二級種子才賣給他。

辛螺絕對不願把夏依是否能夠守住和平寄托在燕皇的一念之間的,自己的藩籬,自己得紮牢,她現在已經不能再放任自己輕信任何人了……

如果不是易長安說得坦白,行事也坦蕩,辛螺也不會把自己的這些想法坦承出來。

易長安原先還以為辛螺是氣惱陳延陵對身份的隱瞞,現在才知道問題所在。

這症結,對她來說,還真不是幾句話能夠解開的,易長安長歎了一口氣,知道這事再無挽回,隻能低頭苦笑,從袖中取出了一份禮單:“這一份禮物,是府裏給辛小姐的賠禮。

我想著辛小姐新近加冕,可能在律法上還想有什麼改進,所以把我這些年編著的幾本律法刑獄書籍放了進來,還請辛小姐不要嫌棄。”

如果隻是些賠禮,辛螺還真不打算收下,但是這份賠禮裏還有易長安這些年的心血所著,那就另當別論了。

辛螺連忙起身雙手接過了那份禮單:“多謝易大人。明天我就會帶人離開燕京返程了,屆時就不再向易大人辭行了。還請易大人代為向燕皇陛下轉告一聲,我是真心希望大燕和夏依邦交友好,不起戰亂紛爭。

但凡我還當著夏依這個土司王,就絕不會因為對大燕生出野心,把百姓們拖進戰亂裏;也真心希望大燕秉持大朝風度,與夏依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