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連年戰亂,再加上黃河水十年九泛濫,大批原籍山東的農民踏上了赴東北求生的路,這在中國曆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小說的主人公雖然沒有經曆這艱難的求索路,但也算是這其中的後人。本文的主人公名叫李大雷,1920年出生,出生那天天上正好打了一個“雷”,家裏老人於是給他起了個響亮的名字—李大雷。為什麼說李大雷算是山東後裔,那是因為他的父母正是最早闖關東的一批山東人,或許正因為如此,李大雷繼承了山東人的憨厚老實,也因為在東北長大,有了東北人的野性和豪爽。李大雷出生的村是東北鬆花江畔的一個小村,方圓幾裏住著那麼幾十戶人家,大多也都是闖關東過來的,說來也巧,小村雖然很小,也沒有名字,但和大雷一樣年紀的男孩子倒是有好幾個,於是他們的童年過的充實而又快樂,大鵬、強強、旭子、大雷是四個最要好的朋友,每天四個人都到處瘋玩,上牆爬屋,下河摸魚,打泥巴仗,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兄弟。他們常在一起探討將來要幹什麼,那個時候的小孩子都很天真,回答的也五花八門。一天,幾個小夥伴又在一起耍,等耍累了,他們坐在一塊大石頭上討論了起來。
大雷:“你們三個將來要幹什麼啊?”
大鵬:“我要賺錢娶媳婦,然後生一大堆孩子,我想這裏就是我永遠的家了。”
強強:“我想出去闖闖,可是不知道有沒有機會,但不管怎麼樣,咱們四個都別互相忘了。”
旭子:“是啊,我也想看看外麵的世界,就是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啊。”
大雷:“哈哈,沒事,我相信我們將來肯定會很好的,但不管誰好了都別忘了一起長大的兄弟啊。”
轉眼間,大雷已經十歲了,大雷的父親是個聰明人,也是一個很有遠見的人,在逃荒的路上目睹的種種慘像讓他意識到作為農民的艱辛,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掌握一門技術,以後能夠靠這個吃飯,一輩子通過種地來養家糊口是很難的,如果碰上天災那就會顆粒無收,更何況現在正逢亂世,到處是軍閥混戰,到處是拉丁充軍,大雷父親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還是個老實巴交總是被人欺負的農民,思來想去,雖然舍不得年幼的兒子,但大雷父親還是做出了一個影響大雷一生的抉擇,送大雷進少林寺學武。
大雷父親:“兒子,我想讓你到河南嵩山少林寺習武,現在正逢亂世,學點武術不光能強身健體,說不定在這亂世之中還會有用武之地,等你學會了還可以保護我和你娘。”
大雷:“爹,我不想習武,我就想和你們在一起生活,爹,別讓我去學武好嗎?我自己會很害怕的,而且旭子、強強他們也不去啊。”
那個年代不像今天,送孩子進少林寺是窮人的專利,是迫不得已才做的,村裏人對大雷父親都不理解,但不管怎麼樣,父親還是堅持將大雷送走了,離別那天,大鵬、強強、旭子三個最要好的朋友默默無語,他們都明白這一走誰也不知道哪天才能再見,這對於隻有十歲的孩子來說雖然還不能夠完全明白,但隱隱心中已經有了那麼一絲痛感。傷感歸傷感,大雷還是義無返顧的踏上了習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