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語音、詞彙和語法構成的體係,它存在於各個社會群體或個人的言語活動之中,保證著各種言語變異能夠互相溝通,為變異提供著規範,也在變異之中使規範得到發展。我們通常所說的方言,指的是流傳在一定地域和人群中的民族語言的變體。閩台各地的方言則是漢民族共同語的地方分支(或稱地方變體)。就結構和功能來說,方言和民族語言幷沒有本質的差別,它照樣有自己的語音係統、詞彙庫和語法結構規律,依然能夠很好地交流思想,表現文化內容和進行藝術加工。不同的是它隻能通行於一定的地域和人群之中,在現代社會裏,它往往是更大範疇裏的共通語的補充形式。從時空方麵說,方言的形成一般都具有比較悠久的曆史和一定的流傳區域。由於每個方言區的居住民族都有各自的居處、飲食、服飾、交往等生活方式和習俗,因此,不同的方言區也就自然地形成一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熟語是漢語言詞彙係統中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其形成與發展的曆史同樣是由來已久的。熟語同時又是各地方言中的一種特殊表達形式,主要包括諺語、慣用語、歇後語。在學術界,“熟語”二字是譯借過來的語言學術語,在一般表達中或稱為“俚語”、“俗語”、“常言”等,這些名稱雖然未必是嚴格定義的語言學術語,但它們卻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熟語的某些特征。古人對熟語早就有過評價,如劉勰《文心雕龍》說:“文辭鄙俚,有實無華,莫過於諺。”一般而言,熟語多運用喻比、雙關、諧音、借代、誇張、對比等修辭手段,語言通俗,簡短精煉,形象生動,內容幽默精警而往往富於哲理,被譽為“語言精華,智慧之花”。熟語通俗性的特征十分明顯,它主要應用於民間百姓的日常口語,用詞俚俗,通俗上口,一聽就懂,且易於記。它往往以民間的通俗口語,用一兩句簡明平白的話就完整表達了人人都能懂得的意思,在通俗的口語中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或生活經驗,所以很為人民群眾喜聞樂用。因此,有人認為俚諺熟語是人類社會生活經驗的結晶。在舊時,一些富有哲理或帶有警世內容的方言熟語,由於其符合廣大社會的傳統道德理念,因而甚至成為民間大眾為人處事的生活指南。此外,熟語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不像成語那樣有著刻板的固定形式。它可以因時因地變更其中的某個字詞,或增減其中某個字詞、句式。熟語的表達主要適用於口頭,雖然大多是形象直言,但也不乏使用各種地方掌故和引章據典的文學表達內涵,使之不囿於一時一地雅俗並存地流傳下來。由於熟語是詞彙係統的特殊組成部分,其表達的特點是言簡義賅,一條熟語可能可以同時涉及兩個或更多的內容,正因為如此,在廣大民間長期流傳和運用過程中,往往會引申出不同的涵意,成為“多義語”。另一方麵,由於方言熟語沒有明確的格式規範,同一條熟語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運用中,往往會有個別詞語的差異,或者對其涵意作不同的理解,這在閩台民間方言熟語中也並不少見。?
長期以來,熟語生長在人文社會廣袤而又肥沃的土壤中,它必然要受到各個時期不同社會文化和生產生活等環境因素的強烈影響。隨著各個時期社會環境和生產生活的不斷變化,有些形成於舊時代的熟語失去了生存的基礎,就逐漸退出了語言交際的舞台,最終被人們遺忘而遭到淘汰。有的則是舊瓶裝新酒,通過巧妙運用曆史典故或地方掌故等做法,使舊熟語被賦予新的內容,所以至今仍流傳於人們的口頭上。由於具有這些特性,千百年來,方言熟語在廣大民間得到廣泛的使用和流傳,人們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代代相傳。它不僅豐富了語言的內涵形態,同時也增加了語言的表現力。另一方麵,方言熟語源自民間社會與人們的生活,是廣大民眾生產勞動和生活經驗的總結,它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界、社會和生活的廣泛認知和經驗。其所包含的天地山川、自然地理、氣候物產、生產勞作、人生世俗、家庭生活、民間藝術、宗教文化、民俗風情等內涵,可謂包羅萬象,蘊藏豐富而又精彩紛呈。作為社會交際的重要工具,方言熟語除了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發揮其特殊的語言交流功能之外,大多還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閩台各地方言熟語在這一方麵的蘊藏尤為豐富。通過各種熟語如諺語、慣用語、歇後語以及歌謠和其他民間文藝,各地方言熟語可以將民間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諸方麵的民俗事像,通過各種風趣形象而富有哲理的語言表達方式,使之得到生動的體現和長期流傳。許多熟語在表達各種民俗事像方麵還有深厚的文化積澱,一些熟語甚至成為後人研究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福建的方言以及熟語曆來以複雜和特殊而著稱。至今為止,閩中福州和閩南漳、泉、廈以及莆仙、閩西、閩北等地的方言互不相通。福州人講的方言熟語其它地方的人聽不懂,同樣,閩南、莆仙等地人講的方言熟語福州等地的人也聽不懂。就種類而言,福建的方言除了閩方言之外,還有客方言、贛方言、吳方言和不止一處的北方方言島,它包含了除粵方言、湘方言以外全國所有重要的方言。就分布地域來看,以福建省為本土和主體的閩方言,除了通行在閩、粵、台、港、澳、瓊、浙等大片地域之外,還散見於蘇、贛、桂、川等省。如果將散布於海外各地的閩人及其後裔統計在內,海外說閩方言的人數則可以數千萬人計,是漢語方言在域外使用人口最多的一個。就特征而言,閩方言所保存的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的特點,在全國各方言中是相當突出的,它和現代漢民族共同語之間曆來被認為存在很大的差別,因此自古就有“南蠻鴃舌”的說法。清代福建籍著名學者謝章鋌《說文閩音通》因此也說:“三代正音多存吾閩……天下方音五音鹹備,獨闕純鼻之音,惟吾閩尚行此音,乃千古一線元音之僅留於偏隅者。漳、泉人度曲純行鼻音,則尤得音韻之原矣。”
從社會人文環境等方麵的情況分析,方言以及熟語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政治、文化等領域的變化以及人民的遷徙、民族的融合以及自然地理環境等方麵的因素影響而致。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雖然自給自足的傳統農耕和小農經濟千百年來使人們熱衷於故土自守和安於現狀,但是由於南北朝前後的戰亂和分裂,仍然使中原人口大規模南移入閩,這就使上古和中古的中原語音自然地傳播於福建各地。閩方言的形成同漢晉以來中原漢人大量遷徙入閩密切相關,這些入閩的漢人帶來中州地區的語音,使一些閩方言的詞彙、語法至今還保留著魏晉時代漢語的痕跡。中原漢人第二次大規模入閩是在唐末五代時期,當時中原地區戰亂頻仍,以唐代陳元光開漳和五代王潮、王審知立閩國為標誌,此時中原各地漢人繼續大規模入閩,中州話對閩方言的形成再次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此後福建各地進入相對穩定的曆史發展時期,使得許多方言得以紮根和長期穩定地流傳下來。從一些流傳至今的典籍中可以看到,有些方言在最近的300—500年間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變化。至於一些小方言或方言島的形成,則與曆史上一些小規模的人口遷徙以及自然環境的閉塞隔絕等有直接關係。
福建的方言區域大致可以分為閩東方言區、莆仙方言區、閩南方言區、閩中方言區、閩北方言區、閩西客方言區、閩西北贛方言區和其它小方言。分述如下:
1·閩東方言區。閩東方言或稱福州方言,以福州話為代表,是現代漢語八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於閩東(中)地區的南北兩大片,北片包括以福安為中心的閩東山區各縣,其有福安、寧德、周寧、壽寧、霞浦、福鼎;南片包括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下遊各縣市,其有福州、長樂、福清、閩清、平潭、永泰、古田、羅源、連江、屏南。閩東方言屬於單純型方言。和古音類對應比較整齊,又有一套聲母類化和變調規律,方言特點鮮明,內部差異較小,相對而言,南片比北片更為統一。因為南片的舊福州府十邑(福州、閩侯、福清、平潭、長樂、連江、羅源、古田、永泰、閩清)都在閩江下遊兩岸,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社會經濟文化相對發達。而北片位於閩東腹地,山多人少,交通不便,相對閉塞,因而方言差異較大。福州既是府城又是省城,曆來是全省政治文化中心。以馬尾港為代表的對外貿易港口和以台江為代表的傳統商業貿易重鎮,又形成了閩東北地區的商業經濟貿易中心。因此,福州話在閩東方言區中作為代表方言具有較高聲望,福州話往往成了閩東方言的代名詞。
2·莆仙方言區。莆仙方言區隻分布在莆田、仙遊兩個縣,本土隻有幾百萬人口,但它卻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強勢方言。論語言係統,它介於單純型和駁雜型之間,至今其與閩南話的文白異讀係統大體還是一致的,同時它又有類似於閩東話的聲母類化規律。從這個結構情況看,可以認為它是從閩南話分化出來幷吸收福州話一些特點而形成自己的結構係統。莆仙話稱閩南人“南兄”[cnamcmia],說明不久前還有-m韻尾,也說明其與閩南人原本應有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