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故人來(1 / 2)

福祿將暫時擬定的隨行人員、駐蹕之處念過,正有盛京,惠妃看向宜妃,“前年東巡是宜妃母家接駕,想必極是熱鬧繁華的景象,偏奴才沒福氣,這回可是能去瞧瞧了呢。”

宜妃道:“惠妃娘娘謬讚了,再有多少家私也是皇上恩賜,誰家又有什麼呢?”

太皇太後示意眾人不必多言,“此次秋獮回京之後,皇帝擬於九月南巡,南下視察水患,後宮之中須得有人留下照看,你們可有人自願留於宮中?”

眾人麵麵相覷,難得能出宮去看看這四方格子之外的天空,呼吸自由的空氣,誰願意留下呢?沉寂之間,卻是靈璧起身,“奴才願意留下,九公主還小,須得人照料,奴才便是離宮,也是放心不下的,卻太皇太後允準。”

安嬪亦起身,“奴才近日身子不豫,圍場風大寒冷,便也不去了,留在宮中陪伴德妃。”

皇貴妃輕嗽兩聲,“奴才身子不適,便是去了圍場也隻是看眾人烈烈豐姿,情願在宮中養著,求太皇太後恩準。”

太皇太後頷首,“也好,難得你們三人懂事,如此你們便留下吧。”

晚間,皇帝聽說此事,便往永和宮來,院中的花無風自舞,滿地花瓣堆積,錦重重地落了一層,皇帝緩步走進去,隔著紗櫥往裏看去,卻是靈璧領著胤祚念詩,【朱欄畫棟最高樓,海色天容萬象收。海底魚龍應變化,天中雲雨每蒸浮。無波不具全潮勢,此日真成廣漢遊。仙客釣鼇非我意,憑軒帷是羨安流。】

正是自己所作的《登海澄樓觀海》,胤祚的童音隨之傳來,一字一句,極為認真,靈璧攬著他,溫聲道:“這是你阿瑪在山海關城樓所作,他說自己不羨慕如同仙人釣鼇那般自由閑適的生活,唯一的願望是海晏河清,風調雨順,天下的百姓能過上安寧的生活。”

透過寶葫蘆型鏤空槅扇,胤祚搖頭晃腦地背了一遍,抱住靈璧的腰,“阿瑪是管著天下的人,等胤祚長大了,也要像阿瑪一樣,不做羨慕仙家的人,而以天下為己任。”

靈璧刮刮他的鼻尖,“你阿瑪幼時讀書極為刻苦,十七八歲時因讀書太累還曾嘔血,你也能如此認真嗎?”

胤祚皺起眉頭,“胤祚或許不如阿瑪那樣刻苦,但是胤祚聰明啊。”

靈璧莞爾,“不知羞,人家說你聰明那是奉承你,你若是這樣認為便是夜郎自大,額涅和你說過傷仲永的故事,如仲永那樣聰慧的人,若不刻苦,自己便荒廢了,是也不是?”

殿內燃著沉水香,母子二人喁喁低語的聲音如同一曲寧靜的古琴,將皇帝紛亂的心緒撥亂反正,他掀起繡著水墨煙雲的簾幔走進去,在靈璧驚愕的眼神之中,抱起胤祚。

“咱們胤祚聰明,又有朕教導,必不會有仲永之傷。”

自上月起,皇帝大多翻宜妃、通貴人、萬常在的牌子,靈璧癡了一瞬,忙福身請安。

皇帝一手抱著胤祚,一手將她扶起,“不過十幾日未見,你怎的倒如此生分了?”

十幾日?若數著日子來算,總有二十三日,可比起那些一年也見不到皇帝的人,自己再如何哀歎,便是過分矯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