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而便是六月,噶爾丹大軍勢如破竹,一路攻打至厄爾德尼招,土謝圖汗倉皇出逃,並再次向皇帝請求援兵,戶部清點了錢糧存餘,見去歲錢糧頗豐,皇帝下定決心,為戍衛邊地,一麵派遣派一等侍衛阿南達、喇嘛商南多爾濟等攜聖旨敕命往噶爾丹軍帳之中,命其從速罷兵;一麵命安親王嶽樂,簡親王雅布各率包衣兵500人赴蘇尼特部駐防;調阿壩哈納班第戴青、車陵戴青派兵防護哲布尊丹巴,並往瀚海戍防,發兵討伐噶爾丹。
至此,為期九年的三征噶爾丹大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這日正是十五,眾妃於永和宮集會,榮妃將近日來的用度呈報上去,靈璧粗粗掃了一眼,便見翊坤宮的花銷又是東西六宮之中最多,且超過人數最多的鹹福宮,一時麵色難看,眾妃見她如此,皆不敢言聲。
靈璧合上賬冊,銜了一絲笑看向宜妃,“本宮聽聞近日十一阿哥病了,可大好了?”
宜妃神色懨懨的,見她動問,也隻強笑道:“多謝德妃姐姐動問,不過是尋常的中了暑氣,現下正吃著藥。”
靈璧頷首,一時宮女端了茶水點心來,惠妃施施然拿起杯蓋,撥弄著浮在清淺茶湯上的葉片,“不知德妃娘娘這一大早的,請我等來作甚?總不是閑磨牙的吧?”
靈璧含笑看向她,“惠妃娘娘莫急,自然是為著要事才請諸位來的,眼下朝廷要對準噶爾用兵,前朝出力,後宮也不能岔了,故而想請諸位姐妹來商議些開源節流的法子。”
宜妃神色淡淡地把玩著新得的紅玉髓手串,曼聲道:“此事自有內務府籌備,又何須姐姐費心呢?”
靈璧道:“這個妹妹就不懂了,內務府的內帑都是皇上所有,若皇上不出,尋常人自然動不得,便是皇後也不能隨意調遣,更何況本宮隻是區區的三品妃。”
端嬪道:“從前太皇太後在日,正值三藩之亂,太皇太後攜眾妃節省開支,以支撐戰局,太皇太後雖不在,但其風骨也當影響後人。”
靈璧頷首,同端嬪對視一眼,“端嬪姐姐所言甚是,太皇太後注重節流,本宮卻想開源,眼下正是夏季,本宮春日時便在護城河的水中放了些魚苗進去,據看守的太監來說,眼下長勢正好,連同暢春園後湖的蓮藕,每年少說可得一千兩銀子。”
端嬪頷首,“一千兩雖算不得什麼大數目,但也是效法太皇太後之舉,若她老人家在天有靈,必然也會喜歡。”
靈璧道:“不止是蓮藕、魚,本宮想著還要將景山行宮內的鮮果摘賣,那些鮮果成熟了,也無人去管,白撩了可惜了了,不如摘下來賣出去。”
榮妃微笑,“荊釵一二可齊家,如此一來,卻是能得一筆不小的收入呢。”
靈璧道:“眼下朝中戰事不絕,本宮想以四妃為首,至嬪位諸人,每位拿出一半年例,支持前朝。”
眾人皆皺眉看向靈璧,宜妃開銷大,率先不滿,“妃位的份例不過三百兩,再裁撤,難道要讓人拮據著過嗎?咱們畢竟是皇家,若是太過吝嗇,便是外頭看著,也要笑話的。”
僖嬪哂笑著,眉目之間亦是怫然,“宜妃娘娘還說呢,妃位之上尚有三百兩,嬪位不過二百兩,我們哪裏的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