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字 歌舞輿情(1 / 2)

皇帝自正月十四登舟,經河間府、獻縣、阜城、德州等地,於正月十六,至濟南府,觀賞趵突、珍珠兩泉,並題‘作霖’二字,次日,望祭泰山,尊泰山為五嶽之首。

故地重遊,靈璧心中亦有唏噓之意,初次來時正是康熙二十三年,四年時間如白駒過隙,今日再來,人如故,心卻已垂垂老矣。

正月二十三,鑾駕至郯城,皇帝率隨駕眾臣、新任河道總督王新命、江南江西總督傅拉塔、漕運總督馬世濟等人視察中河,中河臨近黃河,每歲黃河泛濫,兩條河必定彙聚,造成嚴重洪澇,尚書圖納等大臣主張於迤北遙堤修減水壩三座,以分水入海。

原任河道總督靳輔雖遭到解任,但到底在河道總督一職上兢兢業業多年,皇帝便將他一道召來,商議此事,他看著尚未冰融的河道,啞著嗓子道:“微臣以為,若將遙堤加固,當不至有患。”

河道總督王新命則道:“不若在可流入中河的駱馬湖口修減水壩,使其水歸入黃河。再將郯城禹王台修築以禦駱馬湖之水,則中河可無虞。”

皇帝頷首,“鎮口閘、微山湖等處一旦發了洪水,水勢最迅猛水,可仍開支河口,黃河運道可仍並存之。”

眾臣皆拱手稱是,皇帝接著道:“山東全境黃河泛濫,可免除地丁賦稅,江南一省免去曆年積欠的雜稅,以護民生。”

傅拉塔忙掃袖跪下,“奴才叩謝皇上聖恩。皇上,今日天氣寒冷,河工檢驗已罷,不若往郯城縣暫歇一日?”

皇帝擺擺手,“鑾駕行往之處太過擾民,朕今日便會登舟南下,地方官員不必大肆準備,也免得勞民傷財。”

至二月初四,禦舟行至江寧府,曹家再度接駕,織造署的修葺更勝從前,曲徑通幽,花草蔥蘢,於奢華明麗之間亦不乏江南水鄉的雅致清幽,在一眾帝王行宮之中可屬上品。靈璧同惠妃一左一右扶著皇太後進了行宮,皇帝免了曹寅等人的禮,笑道:“四五年不來,你越發進益了,這龍潭行宮能讓你整修成如今這模樣,可見愛卿廢了不少心思。”

曹寅道:“微臣多謝皇上誇獎,曹家能兩次接駕,乃是祖宗恩澤庇佑後人,皇上舟車勞頓,微臣已設宴席,皇上可要傳膳?”

皇帝頷首,“上次南巡,蘇州織造進獻的地方菜式甚有滋味,命你府中的後廚依樣做來。”

曹寅應是,不多時侍膳太監捧著食盒依次而入,陳連元的唱喏之聲不絕於耳,“水晶丸子一品,蔥椒鴨子一品、鬆花小肚一品、羊肉片一品……”

一溜水兒的葷局先進了上來,待皇帝倒了一聲撤,這才進了素局和麵點局,旁的倒也罷了,隻有一道鴨絲粳米麵膳很得人意,便是皇帝都用了兩碗。

太後見皇帝仍要,笑道:“祖宗規矩,食不過三,皇帝忘了?”

皇帝放下玉箸,“是了,所幸皇額涅提醒,不然這樣的美味佳肴一個月也見不到了。”

靈璧擦拭了嘴角,漱口之後才捧了茶去喝,惠妃道:“這曹大人心思奇巧,皇上這裏用膳,珠簾之後還有樂聲,奴才聽著很是清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