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六年的冬日,病了一整年的太後精神越發短,十二個時辰裏隻有兩個時辰是清醒些的,至臘月初四的早晨,太後氣息衰弱,連胸口的起伏都微不可見。皇帝自三年前因斃鷹之事受了大氣,如今也不甚安好,雙足腫脹,頭暈目眩之餘,也到寧壽宮親自侍奉湯藥。
太後一生無子,將皇帝視作自己親子,如今到了這個時候,心中也記掛著皇帝,緩緩抬起手,嗬氣般的喃喃低語……
皇帝會意,伸手握住太後的手,“額涅,兒在此。”
太後睜開眼,渾濁的目光朝著皇帝看了一眼,眼中的精明緩緩散去。
皇帝的慟哭聲自屏風內傳了出來,在外間等候的眾妃亦陪著低聲抽泣起來,靈璧瞥了一側的宜妃一眼,隻見她雙目紅腫,滿麵淚痕,當真是難過到了極處的模樣。靈璧悄然垂淚,這時,小金子走了出來,將靈璧扶起來,“德主子,這內宮的事還需您主持,您可得緩緩傷心。”
靈璧擦了淚痕,順著他的手起身,有條不紊地吩咐人準備著喪儀上的事務。
皇帝一向仁孝,對待喪儀更是盡心,自臘月初四至正月初三,皇帝不入乾清宮寢宮居住,隻在蒼震門的廬內住著,臘月十五的大祭禮上,皇帝讀著祭文,還未讀完,便放聲痛哭,幾乎到了昏厥的地步。
大祭結束,已是傍晚,冬天的夜總是來得格外早,靈璧揉著酸痛的膝蓋,才走出寧壽宮大門,便見胤禑提著食盒走進來。
靈璧垂眸看了眼,“這是何物?”
胤禑道:“兒臣見皇阿瑪和額涅近日為了皇太太治喪,十分辛勞,特地命人熬製了四參湯,為皇阿瑪和額涅提神用的。”
靈璧道:“你皇阿瑪眼下心中苦悶,這四參湯喝與不喝,於他並無助益,你身為皇子,不該在這些小事上操心,還是多為喪儀出力,那皇阿瑪自然會知道你的孝心的。”
胤禑明白過來,命人將食盒送走,便進了寧壽宮。
靈璧瞧著他的背影,不覺一笑,“這兩日往禦前送的參湯,隻怕夠挖一年的參了。”
福慧道:“主子提點得及時,不然皇上隻怕還有的生氣呢。”
次年三月,太後靈柩下葬於孝陵東側,定號為孝惠章皇後,神位列於生母孝康章皇後之前。
太後喪儀期間,準格爾部策妄阿拉布坦領兵入藏地,拉藏汗向皇帝遞交奏折,請求清廷出兵相助。至五月,拉藏汗被陷身亡,兩子皆被策妄阿拉布坦殺害,清廷所派軍隊皆敗於策妄阿拉布坦之手,皇帝屢下詔令,免當地賦稅、賜軍士衣帛,以示皇恩。
至九月間,策妄阿拉布坦越發猖狂,領兵進入四川邊地,被年羹堯一舉擊退,策妄阿拉布坦慌忙領兵退回藏地,但依舊賊心不死,在四川一帶滋擾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