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無功之行(1 / 2)

隨著顧家店鋪產業被取締,信陽府的官辦製衣工場,也逐漸走上了正軌。與此同時,新頒布的易服令,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信陽府的大街小巷中,百姓們身著長袍馬褂,再無漢家兒郎風尚;很多人都是一條長辮子垂到腰間,從此再無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的言論出現。

在經曆過這樣的一番事情後,信陽府的很多老百姓,其實早就麻木了。即便是先前反抗聲音很激烈的書生士子,也逐漸銷聲匿跡了。實際上,並不是因為這些人接受了剃發易服的措施,也並不是因為製衣工場開設的緣故,而是因為秦石屠滅羅山縣顧家十三口的事情。

當然,秦石全家被屠的事情,也早就在很多書生士子之間傳播著。很多人鼓手稱賀,在他們看來,秦石做出那樣的事情,合當一報還一報。不過,這更深一層次的原因,恐怕在他們眼中,秦石就是一個叛明之賊。

可情況縱然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秦石屠滅顧家十三口的事情,也逐漸被信陽府眾人所忘卻,而他當初截殺李自成的事情,也逐漸不再被人提起。

時間是撫平一切的良藥,信陽府在一係列的措施下,逐漸走向了正軌,而黃閣也因此受到了百姓們的愛戴,當然也有朝廷上的嘉獎。畢竟,別的地方在推行剃發易服措施的時候,遭到了抵抗,而在信陽府,就宛若是一碗水一樣,平平靜靜的。這自然是朝廷希望看到的,也自然將信陽府列為了河南省各個府縣的表率。

然而,這一切與秦石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了,六月中旬的時候,他已經奉命前往了應天府。

“皇上有令,驅逐清狗秦石,永不召見!”

應天府的國賓館,秦石在這裏住了已經不下十天。此行來應天府,他是奉命勸降的。

如同秦石預料的那樣,弘光帝並沒有答應,或者他連召見自己都沒做。

“那請足下,將這封戰書交給弘光帝。”秦石掏出一份戰書,交給了接待自己的人員,“朝廷將在年內完成江南、浙江兩省的統一,繼而進軍福建兩廣等地,明皇如若不降,後果自負!”

“蠻夷賊子,豈可小視我大明?哼,你們盡管來,我大明靜候清賊大軍!”

接待人代表著大明王朝,他收下了戰書,等同於秦石這一趟無功而返。

送走接待人,秦石的助手就開始收拾起了行李,眼前的這一趟無功之行,讓秦石心中已經下定了決心。

南明不亡,天下不寧。

這是秦石此刻心中的真實寫照。

南明若亡,天下再無漢家傳承,自此而後,衣冠真不存,長發盡為辮子。

這也同樣是秦石的內心認知。

事實上,秦石的內心是矛盾的。從他決定順清之後,這種矛盾就是這樣的。此次前來應天府,秦石本打算要勸降南明的,可是連宮門都沒進得去。如若能夠勸降,秦石就能促使天下安定得快一些,他也能在官場上更進一步,也更有機會,在十數年內奪取權臣職位。

可如今,卻並非如此,如果大明是被清王朝滅的,那麼後續的措施,就是在鎮壓動亂中實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