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軍事謀略 (12)(1 / 3)

宋朝建炎四年(1130),韓世忠作建康、鎮江、淮東宣撫使,屯兵鎮江,與金兵隔江對峙。金兵聯合傀儡劉豫的齊兵分道入侵。宋高宗把抗拒金兵的希望全寄托在韓世忠身上,發自肺腑地下了一道手劄,要韓世忠小心防備,伺機進取。韓世忠讀了詔書,感激涕零,說:“聖上如此憂愁,臣子如果不能為聖上分憂解愁,還有何顏麵苟活於世上。”於是就安排統製解元駐守高郵,自己帶著大軍過江,親赴前線,在大儀等待敵人。

部隊安置好之後,他不在前麵修築營柵,卻砍來大樹,在自己的背後結結實實地修了一道柵牆,切斷了歸路,誓與敵人決一死戰。

正在他積極備戰之際,朝廷派魏良臣出使金國。魏良臣路經大儀來見韓世忠,韓世忠故意讓軍士拆除爐灶,作出要撤兵的架勢,對魏良臣說:“近日接到朝廷的詔書,讓我們退到長江南岸去守住天塹,我們已決定馬上動身。”等魏良臣走後,韓世忠估計他已經過了邊界,馬上向眾將士傳令:“看我馬鞭所指的方向前進。”於是在大儀布下五個大陣,設下二十多個埋伏點,與大家約好,聽到戰鼓同時衝殺。

魏良臣來到金營,金軍就問起宋兵的行動,魏良臣把自己路上見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金軍前線將領聶兒勃堇,聞聽此言,喜出望外,帶著大軍直奔江口,距大儀隻有五裏的地方。別將撻孛聽到這個消息,也帶著騎兵進入韓世忠布下的五個大陣的東邊。韓世忠見敵人陷入伏擊圈,就傳令鼓手鳴鼓;一時之間伏兵四起。

金兵毫無思想準備,當他們聽到戰鼓定睛再看時,宋軍的旗幟已與金兵的旗幟混雜在一起,金軍失去了指揮。而宋兵卻目標明確,指揮有序,一批批的主力軍層出不窮,韓世忠早準備好了對付騎兵的背嵬軍,他們每人手持一把長斧,下砍馬足,上劈人胸,威力無比。金兵的輜重鎧甲在混亂中被陷入泥灘,不能發揮效力,韓世忠抓住這一有利戰機,指揮自己的騎兵四麵衝殺。時間不長,金兵就馬倒人斃屍橫遍野了。這次戰鬥,敵人死傷無數,僅活捉了二百多人,別將撻孛也成了階下囚。

大謀略:要想戰勝強大的對手,就一定要智取,做好充分的準備,然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故作糧絕破敵軍

紹興二年(1132),曹成擁眾十餘萬,成了南宋王朝的一大威脅。他從江西席卷湖湘,占據道州、賀州,對潭州虎視眈眈。朝廷調嶽飛做潭州太守,兼任荊湖東路安撫都總管來抗擊曹成。當時嶽飛手下隻有軍兵八千人,在抗金大業未成的形勢下,他不願與反朝廷的義軍作戰,原因是為了避免加重內耗,於是就發出朝廷的金牌黃旗招安曹成。

嶽飛抗擊金軍早已名聞天下,曹成素知嶽飛大名,聞訊後大吃一驚,對部下說:“嶽家軍來了,我們要多加防備。”然後就分遣各路將領退去。嶽飛趕到茶陵,再次招安義軍歸順,然而曹成對朝廷的昏庸腐敗早已是深惡痛絕,因此拒不接受嶽飛的招安,一場大戰也就在所難免了。

嶽飛來到賀州,部下抓到曹成的一名探子,押送到大帳,嶽飛裝作不知,轉出大帳與官吏們商量調集軍糧,官吏們說:“軍糧吃光了,怎麼辦?”“暫時撤到茶陵吧。”嶽飛故意說。說完後才抬起頭來,目光掃了一下探子,作出一副發現泄密後特別後悔的樣子,他跺了一下腳,一句話也沒說就走回去了,而暗中卻令手下佯裝疏忽放走探子。

探子以為真的發現了軍事機密,回去後就把官軍糧盡退兵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報告了曹成。曹成大喜,與諸將約好第二天追殺官軍。嶽飛則令將士三更起身吃飯,帶領大軍繞了一圈,又悄悄回到繞嶺埋伏。天還未亮,大軍來到太平場,把敵人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營寨盡數被端掉了。

此戰獲勝,嶽飛一舉占了上風,敵兵擁眾十萬也隻得步步敗守。曹成一看失利,強據險要,嶽飛揮兵追殺,曹成雖勇,但無奈碰上了嶽飛,他怎麼能支撐得住,最後被打的潰不成軍,退到北藏嶺,上梧關據守。嶽家軍緊隨其後,不等擺成陣勢就擊鼓進軍,將士們爭先恐後地把兩處險隘奪了下來。

當地山巒重疊,險隘無數,曹成憑著自己人多勢眾和占據的有利地形,從桂嶺設置營壘一直連到北藏嶺,控製了中間的所有要道,自己親自帶著十幾萬人固守蓬頭嶺,嶽飛卻乘敵人屢敗人心不穩之際,抓緊時機揮軍向蓬頭嶺強攻。曹成眼看堅守不住,就逃奔到連州去了,後來嶽家軍會師連州,繼續追趕曹成。曹成見嶽家軍越打越多,自己的兵損失慘重越來越少,自知不是嶽家軍的對手,再這樣打下去自己將有性命之危,最後也隻好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