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兒神同人·仙神引》作者:南風歌
未分類文章
兔兒神的民間傳說
子不語.卷十九.兔兒神(清)袁枚 著 王爰 譯注國初,禦史某年少科第,巡按福建。有胡天保者愛其貌美,每升輿坐堂,必伺而睨之。巡按心以為疑,卒不解其故,胥吏亦不敢言。居無何,巡按巡他邑,胡竟偕往,陰伏廁所窺其臀。巡按愈疑,召問之。初猶不言,加以三木(古時用以枷鎖犯人頸項及手足之刑具),乃雲:“實見大人美貌,心不能忘,明知天上桂,豈為凡鳥所集,然神魂飄蕩,不覺無禮至此。”巡按大怒,斃其命於枯木之下。
逾月,胡托夢於其裏人曰:“我以非禮之心於犯貴人,死固當,然畢竟是一片愛心,一時癡想,與尋常害人者不同。冥間官吏俱笑我,揶揄我,無怒我者。今陰官封我為兔兒神,專司人間男悅男之事,可為我立廟招香火。”閩俗原為聘男子為契弟之說(明代沈德符《萬曆野荻編補遺.卷三.風俗.契兄弟》:“閩人酷愛男風,無論貴賤妍媸,各以其類相結,長者為契兄,少者為契弟。其兄入弟家,弟之父母撫愛之如婿;弟後日生計及娶妻諸費,俱取辦於契兄。其相愛者,年過而立,尚寢處如伉儷。”),聞裏人述夢中語,爭醵錢立廟。果靈驗如響。凡偷期密約,有所求而不得者,鹹往禱焉。
程魚門曰:“此巡按未讀《晏子春秋》勸勿誅羽人事,故下手太重。若狄偉人先生頗不然。相傳先生為編修時,年少貌美。有車夫某,亦少年,投身入府,為先生推車,甚勤謹,與雇直錢,不受,先生亦愛之。未幾病危,諸醫不效,將斷氣矣,請主人至,曰:‘奴既死,不得不言。奴之所以病至死者,為愛爺貌美故也。’先生大笑,拍其肩曰:‘癡奴子!果有此心,何不早說矣?’厚葬之。”
第一部 戀凡
01 地頭蛇初見小兔兒
01
閩人酷愛男風,無論貴賤妍媸,各以其類相結,長者為契兄,少者為契弟。其兄入弟家,弟之父母撫愛之如婿;弟後日生計及娶妻諸費,俱取辦於契兄。其相愛者,年過而立,尚寢處如伉儷。[明代沈德符《萬曆野荻編補遺.卷三.風俗.契兄弟》]
鹽鎮是閩地的一座很小的鎮子,在鹽鎮也有著聘男子為契弟的習俗。因此保佑男男戀情的兔兒神廟在鹽城向來煙火鼎盛,每日參拜者絡繹不絕。有雙雙結伴而來,祈求愛久彌深的,也有形單影隻,求一線美滿姻緣的。
當然,鹽鎮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小,鎮子上上下下幾千多戶人,對這契兄弟的習俗看不慣的,也大有人在。
對於不大卻整潔的兔兒神廟,也並非每一個造訪者都是誠心求取姻緣的良善之人。
兔兒神廟位於鹽鎮之外的一座小山包上,上山路途上有兩三處涼亭,是這一任的鎮長剛剛走馬上任時,為了方便上山進香的人中途休息,也是為了自己的政績著想,帶著鎮子裏的青壯年們修建的。
這一天天公不作美,上午還是豔陽高照,到午時卻下起了瓢潑大雨。沒有帶傘的人們急步奔走,想要趕到最近的一個涼亭裏避避雨。
在離兔兒神廟最近的一個亭子裏隻有三個男人占著地方,還留有好大一片空地。然而往來香客剛剛跑近想要進去躲雨時,一看清裏麵那幾個人的臉,連片刻猶豫也沒有就都跑走了,情願冒著雨直接跑到廟裏去,也不願意在那涼亭下停留。
“嘿,大哥,看後麵那個小子,那小腰扭的,嘖嘖,比個娘們還妖。”一個男人左手裏攥著酒壺,右手去拍坐在中間的那個人,一臉不懷好意地看著亭外雨中抱頭向山上跑的兩個人,嘴裏不幹不淨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