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禔有些意外:“要去哪?”
“慶寧寺。”
今日是慶寧寺開寺整一周年的日子,胤礽和胤禔兩個換私服隻帶了三兩侍衛低調前去,還在馬車上遠遠就瞧見前頭寺廟前人頭攢動,許許多多的蒙古牧民在焚香祭拜,更多的人手執著亮閃閃的小經輪,一邊隨著人潮小步往前走一邊轉動搖晃著手裏的轉經輪,閉著眼睛低著頭嘴裏念念有詞誦著經,沒有絲毫的懈怠和不恭,俱是一臉虔誠和鄭重其事,一直順著一個方向圍繞著寺廟不停前行。
胤礽道:“這就是他們的轉經祈禱儀式。”
從前隻聽人說過,如今還是第一次得見,免不得有些震撼,尤其看他們這虔誠膜拜的姿態,更是叫人唏噓,這就是宗教的力量。
胤禔看了片刻,走上前,一手搭在輕眯起眼若有所思的胤礽肩膀上,道:“我們去裏頭看看吧。”
留下隨行的侍衛,倆人一路往裏頭走,裏頭大多地方沒有開,人便少了許多,有寺僧出來很恭敬地引領他們進裏頭去。
胤礽難得放低了架子,問道:“裏頭可有轉經殿,能否帶我們去看看?”
對方點了點頭,帶他們過去。
來朝拜的人都在外頭,轉經殿沒有對外開放,整個轉經長廊空空蕩蕩,甚至能感覺到穿廊而過的風拂麵而過帶來的涼意。
長廊的一側是長不見尾的一個連著一個的轉經筒,銅質的經筒帶著歲月洗滌的斑斑痕跡,透著古樸和莊嚴,領他們進來的寺僧已經退了下去,胤礽輕歎了歎氣,偏頭問正好奇地四處打量的胤禔:“知道這些信徒為何熱衷於這樣的轉經儀式嗎?”
“嗯?”
胤礽目光轉向那排列整齊幾乎看不到盡頭的轉經筒,輕聲呢喃:“轉經是為積累功德,化解痛苦,若是足夠虔誠,便可得脫輪回之苦。”
胤禔微怔了一怔,繼而笑道:“你還相信這個?”
胤礽偏頭看向他:“我們算是沒有經曆輪回吧?”
“啊……算吧。”*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重來一次人生能算是輪回嗎?胤禔覺得實在是不好界定。
若是當真有輪回,那便也應該是投胎轉世,再不是這樣的身份,再不是這樣的境遇,也再不記得前生記憶,也許他們便就不再認識對方,甚至不會知道這個世上還有彼此。
想到這裏,胤禔心中驀地一陣鈍痛,隨即又暗自慶幸,幸好。
胤礽笑了:“那為什麼不信?”
於是他走上前去,伸出手緩緩推動了麵前第一個經筒,輕微的轉動鈍響聲在耳邊響起,胤礽的嘴角慢慢揚了起來。
於是一路往前走一路轉動轉經筒,每一次卻隻撥動使之轉過半圈,胤禔會意,跟了上去,落後一步跟著,再把剩下的一半也轉過去。
一路走走停停,胤礽行得極緩,跟在他身後的胤禔看著他微側過頭抬眼虔誠看轉經筒的側麵輪廓,殿外透射進來的陽光似是在他的眼角暈染了開來,勾勒得他的下顎線條越加柔和,一時他竟有些恍惚,便就看得癡了。
他們就這樣一直往前走著,寂靜的大殿裏隻有他們配合默契的腳步聲和經筒轉動時的些微聲響,長廊看不到盡頭,這麼一路走下去,便仿佛這一生,也就這樣一起走過。
從轉經殿出來,意外地碰到哲布尊丹巴活佛,二十幾年沒見,活佛卻仿佛不見老一般,依舊是當年那副模樣,那身臧紅的僧袍。
對方走過來與他們行佛禮,胤礽笑著雙手合十也回了禮,然後先開口道:“活佛許久不見,別來無恙了。”
“沒想到能在這裏見到陛下。”
對方應當是一眼就認出了他的身份,胤礽笑問:“活佛怎知道我們今日會來這裏?”
方才領他們進來的寺僧顯然是有人特地安排的,必然是有人已經知道了他們會來。
“聽聞陛下來了庫倫,猜到陛下也許會來這,就特地留意了。”
而他們一身與當地蒙古人截然不同的雍容華貴的裝扮,即使是私服,也足夠引人注目。
胤礽了然,再次笑了:“活佛當真是有心了。”
倆人你來我往地客套,胤禔看胤礽和這位哲布尊丹巴活佛似乎頗為熟稔,一時便有些意外,想到他們應該也就是當年在多倫諾爾見過一麵,那個時候胤礽還坑了麵前這活佛一回,那又是什麼時候有了這樣的交情的?
胤礽道:“當年活佛送了我一句話,要我好自為之,我倒是一直都記在心上。”
活佛淡然回道:“陛下能從中有所參悟,便是好的。”
“可我怎麼覺著,即使是世間諸般痛苦,逐一嚐過,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心靜如水的日子過得反倒是無甚意思。”
“陛下說的是,”活佛依舊是一副淡然無爭之態:“萬法緣生,皆係緣分,苦樂都是前緣已定,陛下不必太過放在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