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連續多日的陰雨天竟在早上放晴。

這會兒,溫度上來了,玉涵和雪靜好不容易才走到曹寅的別院前,早已是汗流浹背。安排好各自的住宿之處,阿哥們隨著老康去接見當地官員,女眷們則各自忙著收拾行李。

宜妃這裏不需要雪靜照料,於是她跟宜妃請了假跟玉涵一起悄悄的從後門溜出,乘了年秋月的馬車趕往清涼山。

清涼山坐落在南京城的西邊,清涼寺掩映在樹木裏,鍾阜龍蟠、石頭虎踞,這隻蹲踞江岸的老虎乃清涼山。林玉涵和林雪靜小時候兩家都住在清涼山的東側。三百年了,改變是相當的大,這二人也不指望能找到原住址,想著能在清涼山上走一圈,算是慰籍一下思鄉之情吧。

兩人在山下繞了一圈,因為來時走得路太多,看著山頂上的寺廟,雪靜一屁股坐在路旁的一塊石頭上說:“玉涵,我不行了,走不動了。”

抹了把汗,玉涵看了看山東側,大約百米處,有一片低矮的小屋子。巷口,此時正有人從裏麵走出來。

“小靜,咱去哪裏看看。”她指著那片屋子說。

雪靜呼了口氣,起身拉著玉涵一瘸一拐的走去。

小巷,縱橫交錯。玉涵想起了位於中山南路上的甘家大院。現代的南京城裏,除了夫子廟其他地方這種老式建築已很難看到,而她倆現在看到的景象,跟甘家大院有點相似。

青瓦白牆。悠長的小巷子,隻容得下兩人擦肩而過。這樣的巷子是絕不可能進來馬車,那麼住在這裏的隻是一些貧民老百姓。

真正的鄉親阿。

兩人又激動又好奇的來到第一戶人家,賊頭賊腦的趴在門縫往裏看,小小的院子,裏麵有棵不知道啥名的大樹,兩層高的小木閣樓,從窗戶上伸出幾根竹竿,上麵掛滿了晾曬的衣服。

“玉涵,看,跟我們小時候住的那個小閣樓差不多誒。”

玉涵趴過去眯起一隻眼睛對裏麵看了幾眼,站起身後感慨道:“唉,要是能找到我們小時候住的地方多好。”

“走,去找找,我就不信找不到。”兩人又朝東邊走去。一個老漢推著一輛小板車從對麵走過來,頭上戴著鬥笠,一身灰色長袍在腰間係了一根黑色的帶子。

兩人站在邊上,讓老漢先過。老漢抬頭衝她倆笑笑,“小丫頭,謝謝啦。”多麼親切的鄉音啊,好純正的南京話,比她倆的地道許多。

玉涵激動的脫口而出,“爺爺,不用謝!”老漢嗬嗬笑了笑,推著板車繼續朝前走。雪靜追上去喊他,“爺爺,這時候還去賣菜啊?”

老漢放下板車,笑嗬嗬的說:“丫頭,老頭我是給人家送菜去誒。”

“爺爺,你就這樣子推的去啊?阿累啊?”雪靜問。

“累哦,討口飯吃誒,累也沒的辦法,啊是滴啊。”老頭對她倆笑笑然後推起板車走了。

車軲轆滾動在石磚上,咯噔咯噔……咯吱咯吱一路遠去。兩人也繼續她們的尋找之路。

再往裏走,稍稍開闊了一點,也熱鬧了一些。有幾個人坐在一戶人家的門口在閑聊,兩人看了看,都是年長的老大爺和老奶奶們。歡快的跑過去,兩人親熱的叫了聲:“爺爺好!奶奶好!”

“喲,這是那塊來的姑娘啊,真俊。”一個老奶奶笑著說道,沒牙齒的嘴巴和滿臉的皺折讓她看上去特慈祥。

雪靜小嘴甜甜的又喊了聲奶奶,然後告訴他們,她姐妹二人打小被賣給人家做丫頭,這回隨著老爺一家前來探親,所以兩人跑回來看看老家。

有人問她倆老家可還有人,爹娘還在不,兩人呐呐的搖搖頭。“真可憐啊!”一個老大爺歎了口氣,旁邊一個稍微年輕的大爺卻說道:“真不巧,要是鳳池在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