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則8:化解失言——失言補救法則
俗話說:言多比失。聰明的女人會發現,老於世故者,對人總是唯唯諾諾,可以不開口的,就盡可能做到三緘其口。
的確,“人有失足,馬有失蹄”。在人們的交際過程中,無論凡人名人,都免不了隨時可能發生言語失誤。雖然個中原因有別,但它造成的後果卻是相似的:或貽笑大方,或糾紛四起,有時甚至不堪收拾。
那麼,能不能采取一定的辦法避免失言,或者在失言後進行補救,以避免言語失誤帶來的難堪局麵呢?回答是肯定的。
1.避免失言小招
(1)準備安全話語
①準備幾個安全話題
談論安全話題,保證你怎麼說都沒有問題,除非專家在場才會看出你的破綻。?
比如說,談論某本珍奇的書,幾乎沒有誰讀過;或者談論某個史書記載很少的曆史人物;甚至可以談論量子力學,連愛因斯坦都不敢輕易說你錯,更有趣的是這門學科裏最有名的定律叫測不準定律……
談論這類話題可以保證你不露餡。但最好先了解你周圍是些什麼人,從而該避開那些容易出岔子的話題。
②會使用一些“安全用語”
“安全”是指這種用語適用於各種事物。比如有人問起一本書或一出戲,而你壓根兒沒聽說過,你可以這樣回答:“我認為作者早期的作品更好些,風格更質樸。”或者這麼說也一樣:“我認為他的後期作品更成熟。”
③會說總是成立的觀點
大家在談論著什麼,而你正在走神,想別的去了。忽然有人問你:“你認為呢?”你不必說實話,否則會給自己帶來尷尬。你可以說“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不能籠統一言蓋之”、“事情有時還沒這麼簡單”等等。
(2)談話不應觸“地雷”
世界銀行資部主管拉丁美洲區的投資官員戴比說:“我每日都在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很多商業談話是以閑談開始,並以閑談結束。我避免與任何持不同意見的人爭論,我從不否認別人的意見。我尋找經濟、政治、體育、天氣等好消息與對方談論。這種話題永遠中立和安全,要相信別人也如同我們一樣在閑談中評判別人。”
不否認別人,避免爭論,保持中立,就意味著安全。
即使是朋友,也不要以為就可以敞開胸懷、無所不談,否則觸了“地雷”都不知道。
詹姆斯和凱麗在認識四個月後,就分道揚鑣了。詹姆斯說:“她熱愛談論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但是話題全在那些雞鳴狗盜的瑣碎小節上。從她的閑談中,我認識到了她的人生哲學和為人的原則、思維方式,把我的寶貴時間花費在談論那些與我毫不相幹、複雜而又不美好的實用主義的人際關係上,使我們的友誼沒有前途可發展。”
交流溝通專家認為,有很多話題是社交談話之忌,這樣的話題會非常嚴重地損壞你的形象,其長遠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2.失言補救5個方法
(1)及時改口
曆史上和現實中許多能說會道的名人,在失言時仍死守自己的城堡,因而慘敗的情形不乏其例。美國總統裏根道是例外。
一次,美國總統裏根訪問巴西,由於旅途疲乏年歲又大,在歡迎宴會上,他脫口說道:
“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為能訪問玻利維亞而感到非常高興。”
有人低聲提醒他說溜了嘴,裏根忙改口道:
“很抱歉,我們不久前訪問過玻利維亞。”
盡管他並未去玻國。當那些不明就裏的人還來不及反應時,他的口誤已經淹沒在後來滔滔的大論之中了。
這種將說錯的地點時間加以掩飾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當麵丟醜,不失為補救的有效手段。隻是,這裏需要的是發現及時、改口巧妙的語言技巧,否則要想化解難堪也是困難的。
在實踐中,遇到這種情況,有三個補救辦法可供參考:
①移植法
把錯話移植到他人頭上。如說:“這是某些人的觀點,我認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這就把自己已出口的某句錯誤糾過來了。對方雖有某種感覺,但是無法認定是你說錯了。
②引伸法
迅速將錯誤言詞引開,避免在錯中糾纏。就是接著那句話之後說:“然而正確說法應是……”或者說:“我剛才那句話還應作如下補充……”,這樣就可將錯話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