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界。
杜白盤膝坐於一座靈秀的山峰之巔,雲海繚繞,變化多姿,清風自在,白雲相隨,恍若仙境。
此時,杜白正施展“觀察者視界”,虛極靜篤,緊守心神,道心輕輕搖曳,發散一絲絲漣漪,在汲取接引太極界的道韻。
而在太極界各個地方,都有一位位身影在隨意悟道或修煉,這是道院學子或萬塵派弟子,被杜白告知真相,都抓住這難得的機緣。
杜白的“觀察者視界”並非施展在太極界,現在要對現實天地施展此神妙之法,還是需要大機緣。
上一次欣賞太極界之天,道韻美妙而現,從而引動道心之變,一念通天,仿似與天地融為一體,實屬罕見難遇的大機緣。
現在,杜白想再做到,幾乎不可能了。
是以,他閉目冥冥,是在混沌丹田施展了“觀察者視界”,視線超拔於無垠虛空,眼下是一汪混沌元海,灰色朦朧,一道若隱若現的黑白氣流,道意玄妙盡顯,正是太極道意。
築元之境,開辟元海,淬體鍛魂,杜白三年半來,已然修煉圓滿,成就了三龍之力,神意幽幽,領悟觀察者之妙,可謂是萬古罕見的築元之境。
現在,有了太極界的造化,特別是那一絲太極道意,種道境突破正是最佳時機。
按道院的《種道論》所言:種道種道,就是於元海種下青蓮子,一點神通始化生,也就是說在元海種下一顆蓮子,會誕生一種本命神通。
修道之人,曆來都喜歡用蓮,以蓮喻道,是以蓮子就是最初的道引,從築基入道,踏入道門,再種下蓮子,引入道途,修道步步進階,最為正統。
這些境界,都是傳承遂古、太古、遠古等逐步完善的鴻蒙體係正統道路,合乎天地造化,可得大道奧妙。
然而,話雖如此,悠悠萬古,到了現代,境界名字雖然還是一樣,未曾變化,但內在實質早已變了,空有同樣的名字,但不具境界最初奧妙。
境界奧妙,也即為道行,有了道行,方有神通。
就如種道境,在此境界要悟道,種下道引,但因天地變化,悟道唯艱,少有能在第三境悟道之人,道行不在,本命神通也無從談起。
像李閑師兄,道基九品的絕世天才,已是道種境,卻仍然沒能悟道,本命神通還在孕育感悟中。
這也是為何不問道悟道,就不能稱之為修道者的緣由,不得正統境界的道行,終究隻是一個修行者。
修行者,空有術法實力,並無境界道行,終究隔了一層紗,隻算半步入門。
修道者,才是真正踏上了正統之路,無遠弗屆,妙不可言。
杜白神思流轉這些念頭,並未有絲毫意動,他已成功問道於心,道心恒在,算是一個最初的修道者,突破種道境,自然是要走上正統之路,種下青蓮子,化生本命神通。
杜白看著那一絲太極道意,神思翩然流轉,構思許久地種道境開始緩緩施展道出。
“無垠虛空,有太易者,陰陽未變,恢漠太虛,無光無象,無形無名,寂兮幽兮,神之始而未見氣也。神者,正是本我神意,觀察者超拔於虛空,如一個虛空觀測者,將引領著整個太易虛空的自然演變。”
而隨著杜白的輕吟,神意轉動,那一絲太極道意飄然融入了混沌元海之中,化為了一體。
“太易之後,是謂太初。太初者,氣之始而未見形者也,無形無質,隻有先天一炁。氣者,正是本我元氣,亦為鑄就道基時的先天一炁,道院的《一氣真經》,主要修的就是先天一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