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這古怪的問詢,不隻讓羅子淩驚訝,也讓坐在他身邊的武則及站在邊上的孫思邈很吃驚。
“陛下意思是,你曾見過這個人?”武則很不可置信地問李治,再看向羅子淩。
羅子淩聽了李治的話,心裏咯噔了一下。
他曾聽羅英過,他的外表和那個原身死去的父親挺像。
而原身的父親,和李建成也有點像。
他怕李治往這方麵懷疑,因此在聽李治,好像見過他,很熟悉的感覺時候,他心裏有點發慌。
“民第一次進宮,第一次見到陛下和皇後娘娘。”他躬身回答了句,並深吸了兩口氣。
“我記不得有沒有見過他了,隻是覺得很麵熟。”李治微微地搖了搖頭,再嗬嗬地笑了笑,問羅子淩:“你來自江南?”
“是的,民來自江南道婺州。祖上曾居長安,隋末時候因躲避戰亂而跑到江南,先是在杭州居住,但後來江南有叛亂,又遷居到了婺州。”羅子淩回答的很從容,“如今下大安,在陛下和皇後娘娘的治理下,大唐國力越來越強盛。所以,我們也想再遷居回長安居住。民自幼好學,曾得幾位挺有聲望的江南大儒指教,可惜他們已經仙去。家父及家師在去逝前曾叮囑過我,既然心懷家國事,就別再呆在江南的安樂鄉,去長安,用所學報效國家吧,盡可能做一番大事業。民遵從他們的教誨,孝期滿了後,就來長安了。”
這一番辭,他是結合了自己弄清楚的那些事情,再稍稍改了一下事實後的陳述。
他覺得,這樣的辭是最圓滿的,幾乎沒有什麼紕漏。
如果李治或者武則再問他什麼,羅子淩依然對對答如流。
甚至,他們姓羅的祖上,都已經想好了是誰。
羅姓也是大姓,唐初的時候羅藝還曾被封王。
李治也把羅子淩的祖上當成了與羅藝同宗,馬上問了一句。
羅子淩否定了與羅藝同宗的法,自己祖上和羅士信是同宗。
羅士信也是唐初時候的猛將,差不多是《隨唐演義》中威風八麵的羅成的原型。
他在武德年間歸降大唐,在李世民的手下帶兵,作戰非常勇敢。
後羅士信在洺水之戰中城破被俘,被劉黑闥殺害。
一聽羅子淩和羅士信是同宗,李治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並了羅士信當年的英勇事跡,他的父親在羅士信被劉黑闞殺掉後,非常的傷心,給予了其高規格的追封。
剛剛武則對羅子淩挺看重,孫思邈並沒太多奇怪,因為有韓國夫人的舉薦。
李治在初見羅子淩的時候也這般熱情,並好像曾見過羅子淩,非常麵熟的感覺,這讓孫思邈微微皺起了眉頭。這其中定有不尋常的東西在裏麵,活了近百歲,在某些方麵有特殊感悟的孫思邈,也不禁多看了幾眼羅子淩。
羅子淩自己也想不到,胡亂認個了祖宗後,居然得李治這般熱情相待。
剛剛心生的緊張,也馬上煙消雲散了。
“陛下,此子的才學非常不錯,連自恃才學無人可及的敏之,都非常敬佩他。”武則聽了羅子淩所後,笑嗬嗬地對李治道:“妾身還聽,上官儀都想將自己的女兒許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