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書中幻境
看到張陽吃癟,龐人踩不禁哈哈大笑。
這子也有出糗的時候。
不過一旁的龐慧卻走了過來,笑著對張陽解釋道:“師弟,還不快謝謝我爺爺,要知道這本字帖可謂是價值千金呢!平日裏就算是我想要用這本字帖臨帖都是相當不易。”
張陽自然知道手裏這本字帖的珍貴。
當朝右相的親筆字帖,哪怕是世家門閥拿來當做傳家寶也足夠了。
當下張陽趕忙躬身到底,朝著龐人踩深深拜謝道:“多謝恩施厚愛!”
“無妨!無妨!”龐人踩笑著道:“你乃是老夫關門弟子,一本字帖何足掛齒?”
著他又看了看一旁麵帶紅霞的龐慧道:“慧兒,你師弟初入門庭待會兒還是你來給他講解一下字帖的臨法!他自個兒拿去胡亂琢磨恐有傷身之嫌!”
完話,龐人踩便自顧自的吃著炒豆芽就著酒水悠然自樂完全不再理會二人。
如實為了避免打攪老爺子的雅興,兩人隻好去了書房。
張陽也看出來了這本字帖絕不簡單,特別是經過龐人踩提醒之後更是慎重。
其實關於書法自古以來就有力透紙背,重若千鈞之的張陽原本還以為隻是誇大其詞而已,不曾想竟然真有其事。
要知道杜如晦雖是當朝右相但是卻並不是大儒,按照儒家等階劃分其實也就是進士而已。
可是一名進士的字帖都能夠做到重約百斤,那麼其他大儒呢?
那豈不是真能達到重若千鈞的程度?
一時間張陽想到了很多,在這個超凡的世界中他再一次感到自己的渺。
張陽還在沉思,就聽見龐慧問話。
“師弟,你還想不想學臨帖了?”
一進書房張陽這個死騙子就開始發呆,把自己這個師姐都給忘了,讓龐慧很是鬱悶。
“想,當然想啊!”回過神,張陽趕忙道:“我這不是被恩師這份大禮給震驚惶恐了嘛。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莊戶出生哪兒見識過這種高級貨?對了師姐,剛才你杜相這本字帖價值千金,是真的價值千金呢還是忽悠人的?”
“哼,沒見識的窮酸!”龐慧都要被張陽給氣瘋了,堂堂進士之尊寫出來的字帖還不值千金?簡直笑話!
如果真的標價千金去賣,不知道多少人搶著買呢!
沒好氣的白了張陽一眼,龐慧道:“算了,還是我來給你講講字帖吧!其實儒家學實和道家、墨家甚至武者都差不多有著境界之分的。就拿武者來,練皮、練骨、破竅直到破空就是一套完整的體係。而儒家則是從童生開始,依次為秀才、舉人、進士和大儒。
當然,在大儒之上還有賢者和聖人,不過這些大能都是傳中的人物,誰也沒有見過。在大唐活著的大儒連同我爺爺一共隻有八個,被稱為大唐八大儒,在大儒之下就是進士。我朝立國不過十數年,再加上前朝隋煬帝開啟科舉,兩朝的進士加起來也不過數百人,這還是算上已經死了的,你現在還覺得進士不值錢嗎?”
雖然孔聖立於戰國時代,傳承到大唐已有千百餘年,但是以往列國並沒有科舉一。
往往儒家學子雖然也能養氣,但是比起道家、兵家等學派就武力而言卻是要弱勢的多。
所以,自隋朝以前武人無論是在朝堂還是在世俗中都占據著主導地位。
然而就在隋朝的時候卻發生了改變。
隋煬帝為了打破關攏世家門閥對文化的禁製設立科舉,從而以人王氣與儒家相連,從而讓儒家子弟的戰鬥力得以突破從而顛覆了武人為尊的局麵。
從隋煬帝開始到本朝貞觀年,一共不過數十年,按照四年一次科舉按照成績高低分為“三甲”。
一甲賜“進士及第”隻取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二甲賜“進士出身”6名,暗含罡之數,第一名通稱傳臚。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共有7名對應地煞之數。
也就是四年一次的科考滿打滿算也不過111名進士而已,這還要算上7名同進士。
所以,龐慧進士不多也不是一句空話。
然而張陽心裏還是有些疑惑,不禁又問道:“就算當朝或者的進士隻有百人,一人寫一帖也是一百帖吧?”
到這,張陽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繼續道:“當然,這些大人平日裏有可能公務繁忙,可即便不能一日一帖,十一帖總歸能做到吧?一年三百六十五,那就是000多帖了。”
後麵的話張陽沒有完,不過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一年就有000帖,數十年下來整個大唐少也有數萬帖了,如此泛濫哪兒能稱得上一帖千金?
當然,張陽也並不是杜如晦的這本字帖不值錢,相反的他覺得就憑著當朝右相的名聲這份字帖應該就非常值錢,隻不過應該達不到千金的程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