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露出一絲孩子氣或好奇之色。
元朔帝就越發滿意了,不禁又拉著謝遠的手,問起他的功課學業,弓馬可好。
謝遠一一答了。
元朔帝想到謝遠和太子謝玉斐一樣的過目不忘的本事,不禁開始按照一直在宮中被認真教養的五歲的謝容英的進度拷問起謝遠來——畢竟,那位遠山先生不喜謝遠的事情,元朔帝明顯是聽說過的,且謝遠之前一直是長於婦人之手,便隻覺謝遠大約和被精心教養的謝容英差不多的水平,便以謝容英的學業程度考謝遠。
謝遠自然回答的輕鬆。
元朔帝不意如此,頓了頓,又開始逐漸增加難度考謝遠,結果,待到他將難度提高到十七歲的四子顯王的水平時,謝遠才終於麵露難色。
元朔帝心中已然震驚不已,而一旁旁聽的敬王與謝含英亦是驚駭不已。
他們顯然都沒有想到,這個在山野鄉村長大的孩子,僅僅上了兩三年學的孩子,竟然能聰慧通透到這種程度。
元朔帝想到自己的太子,亦是小小年紀聰慧絕倫,然而他的太子與旁人不同,雖在功課學業上出色,誌向卻在疆場,不禁又問起了謝遠的弓馬和將來的誌向。
謝遠按照之前回答敬王的話答了,又道:“從前不知自己身世時,孫兒原想學得文武藝,報與帝王家,方不負數年所學;後知曉自己身世,聽聞阿翁少年時為護衛北地百姓,祛除蠻夷,立下赫赫戰功,護衛了無數百姓安危。孫兒便心有一願。”
元朔帝道:“我孫兒有何心願?無論是甚麼,阿翁必定為我孫兒達成!君無戲言,阿翁絕不哄騙我好孫兒。”
謝遠聞言一頓,才按照自己的想法,後退一步,抬頭看向元朔帝,一字一頓道:“謝遠願為聖人馬前卒,驅盡蠻夷,征戰沙場,駐守邊境,護衛一方百姓平安喜樂,此誌不渝!”
元朔帝原本還微笑著聽著,等謝遠說完這番話後,他便立刻站了起來。
他看著眼前的小小少年,仿佛看到了三十幾年前,他的長子,亦是這般年紀,這般模樣,驕傲的站在那裏,說將來要做他的馬前卒,要為他打仗,要驅盡蠻夷,要金戈鐵馬,要護佑一方百姓,要為他解憂……
元朔帝忽然大笑三聲,連道:“好,好,好!”
然後掩去眼角的一絲濕.潤,複又在胡床坐下,招了招手,將謝遠置於膝上,又細細詢問謝遠在蜀地的生活,全然不顧敬王與太孫謝含英滿臉的震驚之色。
縱然心底知曉謝遠根本不可能是長子天成,可是,那又如何呢?
元朔帝寧可將這個第一次見麵的孫兒謝遠,當成是天成的轉世來寵愛,讓謝遠一世無憂,得償所願。
☆、第18章 梨渦
謝遠顯然沒有料到元朔帝竟會對他這樣的……慈愛。
他心中懷疑且猶豫,但很顯然,他甚麼話都不能問出來,至少,不能問元朔帝。
元朔帝已經不再問謝遠的功課了,反而開始詢問謝遠的喜好,平時喜歡何種吃食,喜歡何種物件,喜歡何種遊戲,喜歡何種書,喜歡甚麼樣的隨從丫鬟,喜歡何種顏色的衣裳鞋襪……
總之,但凡是謝遠平日生活的點滴,元朔帝竟統統都想到了,並讓郝善在一旁好生記著,省的他老了忘記了,好讓郝善記得。
郝善心中哭笑不得,聖人老了,他也老了啊。說來,他今歲也有五十了。好在他本就是靠著自己的細心、忠厚和好記性才在聖人身邊站住腳跟的,而謝遠其實也不怎麼挑剔,因此郝善用了心記,便也很快將那些喜好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