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此生最最看重的兒子啊!

高氏沒有辦法。

她不能怨天,不能怨地,不能怨將皇位傳給兒子的先帝,不能怨恨已經死去的侄女,不能怨恨自己,於是,高氏隻能將自己滿腔的怨恨,全都遷怒給了那個給兒子治病的寇大夫和張老太醫,以及,為兒子舉薦了寇大夫的謝遠。

她沒有辦法,更沒有了理智。

謝容英先時還為謝遠說了幾句話,可是,等他看到高氏開始有些歇斯底裏的時候,他就果斷閉嘴,由著高氏說。

待高氏將她腦海裏的那些道理一一說給了謝容英聽後,謝容英呆了好一會,突然覺得,是啊,阿兄的病為甚沒有治好?不就是因著為他治病的大夫沒本事嗎?張老太醫自不必說,雖有忠心,沒有本事,一旦阿兄出事,自是要罰,而寇大夫……那可是昭王謝遠舉薦來的人。

若說張老太醫是醫術不精,那麼,寇大夫卻是真正的名醫,這樣的人,不肯給謝含英治好病,那麼,肯定是受了人的指使,故意為之的!

一時之間,母子二人俱都覺得,定是謝遠在背後策劃了一切。

若非如此,謝含英怎會年紀輕輕,就已經毀了身體,隻能靠吃丹藥續命?

然而高氏頭腦昏聵之中,竟還保有一絲理智在。

她拉著謝容英囑咐道:“這些咱們知曉就好了,你在你阿兄麵前,半個字都不要說。畢竟,你阿兄太在乎謝遠了,若是他知道了,定然會想出各種法子,讓咱們不能動謝遠。容英,你且等等,咱們,等得起。”

謝容英也終於鎮定了下來。

是了,阿兄是那麼的在乎謝遠,比在乎他這個嫡親的阿弟還要在乎。

既是如此,那麼,他便先忍一忍,然後再想法子,快些確認謝遠究竟是不是那個寇大夫背後的罪魁禍首,然後,再決定要對謝遠如何好了。

謝容英這般想著,在謝含英麵前,便也不肯表現出來,隻是日日待在謝含英身邊,更加認真的學習著謝含英教給他的治國之道。

而對謝含英來說,他之前也是故意放出消息,讓太後高氏知曉的那些事情。

謝含英會如此,隻是想讓謝容英在學習治國之上,更用心一些,也能知曉他的身體情形,將來能更好的處置突發倩形——比如,他死了的事情。

然而世事難料,謝含英怎麼也想不到,杏林世家出身並一生慈悲行醫醫術高明的張老太醫,在謝容英和高氏的遷怒中,都已經成了無能之輩。而寇大夫和謝遠,更是被二人怨到了骨子裏。

永和四年,三月,永和帝謝含英終於支撐不住,在朝堂之上,突然嘔出鮮血,爾後當場暈厥。

太醫院太醫俱被召集而來,診斷結果令眾人嘩然。

張老太醫這才將永和帝這兩年的脈案拿了出來。

不少臣子仍不肯相信,太後高氏正是怒道:“再去尋!去把那些民間的大夫,統統給本宮找過來!”爾後一頓,她的目光就落在了在一旁不甚在意的站在一旁的寇大夫身上,道,“來人,把這個害死了聖人的罪魁禍首,給本宮壓去大牢,好好的審問審問!”

☆、第94章 1

“來人,把這個害死了聖人的罪魁禍首,給本宮壓去大牢,好好的審問審問!”

高氏的話音剛落,四相就立刻勸解了起來。

開玩笑麼?這位寇大夫是真的醫術高超,且在邊境數十年,救回了無數瀕臨死亡的戰士,現下還在努力為聖人續命,這樣的人,怎麼能被下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