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露半句。

“小晴晴!”

靈緋從窗戶上下來,一把撲向了安晴,嚇得安晴左手手臂上現出了本體的蠱蛇銀色連忙消失,變會了一道平平無奇的銀色紋身。

靈緋熱情的摟著安晴的脖子,她就像一個向哥哥撒嬌的妹妹一般,甜甜的笑著:“你知道我去了哪裏嗎?”

“去了哪裏?”靈緋似乎是孩子心性,安晴也任由靈緋在他的身上放肆,反正他也知道就算自己拒絕也沒有用,就像他一直想從靈緋的身邊逃開,卻沒有一次成功一般,蠱蛇銀色雖然帶給他力量,可是也像是靈緋留在他身上的監視人一般。

靈緋嘻嘻的笑著,似乎沒有半點要告訴安晴的意思:“我們和燕歸來分開了一天一夜,你想不想他啊?”

“我想他幹什麼……”一想到那燕歸來不僅已經死掉了,甚至連身體都已經被人搶走,安晴每每想到這裏心裏都很難過,燕歸來是一個好人,如果沒有他,他和輕魂早已經死掉了,然而……燕歸來已經換了一個人,而輕魂也已經在焫隆的身邊,並且絲毫沒有想要找他的意思!

安晴心裏湧起一股怨氣,輕魂當初入宮是說為他尋找取代焫隆,東山再起的機會,可是現在輕魂已經把焫隆迷得神魂顛倒,甚至因為她的一句說話,焫隆就不再選妃,並且有了哪天在秦淮河旁的鬧劇。想起了夏蓮淒慘的模樣,安晴更是緊緊地握住了拳頭,當初他迷戀輕魂,便冷落了夏蓮,可是在生死關頭夏蓮依然願意犧牲自己,好不容易發現夏蓮大難不死……好吧,他退一步想那個姑娘不過是和夏蓮長得很像,可是她都是無辜的!

其實當天看見那個長得很像夏蓮的彩女被綁著的時候,安晴的確認為那是夏蓮,甚至認為那天的一切是夏蓮和輕魂的計劃,可是現在想來,夏蓮不過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姑娘,哪裏有可能從火海之中逃出來,就算逃出來了又怎麼會成為彩女甚至和輕魂一起共謀,並且安晴並不認為輕魂是會和夏蓮好好相處的人,可是那天若非靈緋死活的拉著他走,他就可以和燕歸來留下來看看事情的發展,他真的很害怕焫隆一下子下令把所有的彩女都殺了,而他相信焫隆絕對是會做那樣殘忍的事情的!

看見安晴沉下了臉色,靈緋輕笑著說道:“還說沒有想?要不你在生什麼氣?”

“我隻是想我的妻子罷了!”是的,安晴想的是夏蓮以及……輕魂。

“哦?妻子?是那個叫夏蓮的姑娘還是別的呢?”在蠱蛇銀色附身到安晴的身體去以後,靈緋其實已經可以讀取安晴過去的記憶,隻是這個窩囊的男人的記憶並沒有太多讓她驚喜的地方,除了那名為輕魂的女子。

“你說……那個彩女會不會是我的妻子夏蓮?”安晴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便隨口問靈緋。

“我想應該是。”靈緋沒有打算欺騙安晴,其實她挺喜歡安晴的,畢竟是看在彥皇後的份上,她不會非常為難安晴,“那個女子不是處子,我一眼就看出來,我想她的確是你的妻子。或許她是為了你才會去參加選妃的。你要知道,女人為了自己心愛的人往往會做出你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然而你們男人……隻會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忠於自己的心並不是不好,可是必須顧及別人的感受。”

安晴愣了一下,然後他馬上意識到靈緋這一番說話其實不是要對他說,靈緋的外表雖然是一個小女孩,可是很明顯她的心思遠遠不是和外表一樣的,她是一個心思細密的女子,卻喜歡擺出一張孩子的臉來欺騙別人,女人是善騙的動物,所以安晴一直對靈緋有所戒備。

隻是……靈緋口中所說那個不會顧及別人感受的男人是誰?

“對了,你聽說過血魅的傳說嗎?”靈緋的杏目一轉,換了一個話題。

“聽說過。”安晴淡淡的回話,其實關於血魅的傳說他是從以前王府裏其他的姬妾說的,在民間,不少父母都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個傳說以來嚇唬不聽話的小孩子,說如果不聽話的話,那個血魅就會來抓走他們了,“為什麼突然說這個?”

靈緋沒有回答,她反而是輕聲地說著:“傳說在蓬山深處居住著一個美麗的女子,她擅長各種迷惑人心的法術。如果有男子在山中迷路,她便會出現陰道迷路的人下山。可是某一天如此善良的女子突然性情大變,她以法術迷惑青年男子,並且以血為媒介來控製他們,使得那些男子突然變成嗜血成性的惡魔,在凡間作惡。人們都害怕那個女子,於是把她稱為血魅。從此以後血魅也成為了一種可怕的妖怪,讓凡人畏懼。傳說……那女子以魅為姓氏,默默在蓬山的深處繁衍後人,直到她所等待的某天來臨。”

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五章:魅惑(下)

“這不過嚇唬小孩子的市井傳說,天下之大,以魅為姓氏的人那麼多,這樣的傳說根本不可以盡信,你和我說這些到底為了什麼?”安晴有點不耐煩了,當然,如果是被蠱蛇銀色附身以前,他的耐心會好得多,不過他也不介意自己的轉變,反而是由著性子行事。

“的確,再特別的姓氏都不奇怪,隻不過血魅並非以一代代的把力量來傳承下去,血魅由始至終其實隻有一個人,因為她是用靈魂的輪回來傳承力量的。”靈緋從安晴的懷裏下來,擺出了一幅高深莫測的表情,“她不斷的輪回轉世,為的就是一個約定,然而和她約定的人卻又非常固執,因為每一次得到的答案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於是他們兩個人隻好一直這樣固執的糾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