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蹴鞠比賽
最近花府的廚子特別忙,因為三公子嘴突然變得有些挑,今要吃這種魚,明要吃那種蟹,後又要吃什麼雞,口味更是一兩變,中午要吃京城風味兒的,到了晚上卻要吃南邊風味的。
“我聽讀書人壓力大得很,西街那邊有個讀書人,前幾瘋了。”洗菜的丫鬟語氣裏帶著幾分憂慮,很是感慨。
掌勺的廚子把雞湯熬得很濃,澆在青菜上,等下人把這道菜端走,摘下麵巾道:“這算什麼,每到了科舉的時候,貢院都要瘋幾個。知道國子監祭酒他們家的公子麼,他家算得上是書香世家了,幾年前家中獨子參加科舉,最後是抬著出來的,如果不是宮裏派禦醫過去,又有各種好藥溫養,人早沒了。”
“這麼可怕?”廚房裏的丫鬟婆子們都擔心了,書香世家的公子尚且如此,花家世代行武,三公子該背負著多大的壓力?
“老杜,最近幾個月多做一些養神的好菜。”丫鬟婆子們紛紛把幾位廚子圍起來,一個這種湯養人,另一個那種湯對身體好,弄得大廚們暈頭轉向,恨不得當場作出十種湯堵住他們的嘴。
自從祭大典過後,就常有人邀花長空去參加各種詩會茶會,花長空都以要在家中溫習書本的理由推辭了。
很快京中就傳出了消息,是大將軍的三兒子竟然準備從文,想去參加科舉。
這件事傳到文官耳中後,他們心情有些微妙,既得意詩書的魅力,讓武官的兒子也想做文官,又覺得他們自己的圈子,馬上就要有外人擠進來搶占他們的地盤了。
最後他們釋然了,花家世代都是武將,花長空想要參加科舉就讓他來考,考了以後他們武將才會明白,文人幾十年的苦讀有多麼的不容易。
也該讓他們武將見識見識,他們文人不是靠著兩張嘴皮子才在朝中屹立不倒,受陛下信任重用的。
不過更讓大家想不到的是,朝中有幾位文官在得知花長空準備參加科舉後,竟然送去了不少科舉的資料,宛如對待自家子侄。
其他文官心情很是奇怪,他們中間……是出現了叛徒嗎?
“這些資料還挺詳盡。”花琉璃翻著戶部尚書讓人送來的科舉資料,“我們家跟曹家交情很深厚?沒聽爹爹跟娘親提過這事啊。”
“曹進伯跟林輝之是多年好友……”
“什麼?!”花琉璃把資料往桌上一扔,“難道他是想給林輝之報仇?”
她就知道,上不可能掉餡兒餅。
林輝之在朝堂上彈劾爹爹,把話得那麼難聽,她也隻是不讓他吃肉而已。沒想到那老頭兒這麼記仇,竟然還寫信給好朋友告狀?
“不太像。”花長空搖頭,“看得出這些東西都是精心準備,並無敷衍之意。”
花琉璃盯著花長空良久,若有所思:“難道,他們想養出一個處處看自家不順眼的盟友?”
“別瞎想。”花長空把一封拆過的信遞給花琉璃,“父親與母親有信過來,他們最多一月過後就能進京,大哥與二哥留在邊關,以防金珀國明降暗攻,報複邊疆百姓。”
“大嫂二嫂呢?”
“她們也留在了邊關。”見妹臉上流露出悵惘之情,花長空伸手揉了一把她的腦袋:“名將亦有白頭時,我們花家曆代從武不被帝王猜忌,講究的就是知進退,你不用多想。”
“我明白的。”花琉璃盤腿在鋪著軟墊的椅子上坐下,“我就是有些舍不得大哥與二哥一家。”
“金珀國已降,其他周邊國不敢輕舉妄動,近幾年是不會戰爭發生了。待大哥二哥熬夠資曆,就能回京了。”花長空把一碟點心塞到花琉璃手中,“孩子不用管大人的事。”
“公子,東宮太子殿下派人送了東西來。”
花長空親自把東宮的人送出門,把太子送來的東西打開一看,箱子裏全是書,最上麵一本書叫《三十年科舉集錦》,翻開看了看,裏麵是近三十年來精彩的文章以及題型。
再翻下一本,名叫《科舉十要十不要》。
下下一本,名叫《科舉前膳食注意事項》。
下麵還有什麼《科舉當日穿衣搭配心得》《科舉準備事項》《狀元趣事二三則》之類,可謂是集科學與八卦於一身,學習娛樂兩不誤。
花長空把一堆與八卦有關的書籍全部扔給了妹妹,從那以後,就時不時聽到妹妹吭哧吭哧的笑聲。
這些書也不知道是誰編的,簡直把朝中有名的文官糗事全部寫在了裏麵。
太子準備這些書的時候,知道這些書裏寫了什麼嗎?
臨近除夕,這是花琉璃第一次不在父母身邊過除夕,心情難免有些低落,連那些八卦書籍都不能逗樂她了。